礼林镇上水灯村新农村发展规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林镇上水灯村新农村发展规划

礼林镇上水灯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上水灯村是白土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巍巍的白土峰脚下,村内四面环山,绿树成荫,挺拔苍翠,环境优美,主产树木和毛竹、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该村距礼林镇约7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现有农户31户,人口128人,耕地面积224亩,山林面积2600亩,人均山地面积达20亩,因此山林资源十分丰富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200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5057元。按照“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华,投入科学化”的农业发展思路,结合本村实际,通过群众大会讨论,特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本村实际,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和理事会研究决定,我村着重发展山林经济,扩大发展木制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养殖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1、大力发展山林经济 上水灯村山林资源十分丰富,自古就有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该村的林业产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当走进上水灯村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绿色苍翠的林竹,令人十分优雅的环境感觉。该村自上世纪80年代就将大部份山林面积分山到户经营,村民们种上了大量的杉树、湿地松等用材林,也有的栽种了毛竹等经济林。村民徐长生和徐火焱二同志共承包荒山600亩,已栽种杨树、湿地松,梧桐等树木,目前树木长势茂盛,在这些典型人物的引导下,今年全村计划造林700亩,其中种毛竹200亩、油菜200亩、湿地松等300亩。真正打造一个绿色生态村庄。实现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的美好家园。 2、扩大发展木制品加工企业 根据该村及周边村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优势,村民徐火焱利用在外打工所学的一技之长,经过多方考察,于2003年在自家办起一个分的达木制品餐具厂,年产值达20万元,效益达4万元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通过几年来的运作,产品市场远销福建、浙江,为此该村计划扶植壮大个体私有企业,鼓励该村村民广泛投资参股,将其企业计划发展为股份制,加大资金投入,发经济效益,带动一方致富。 3、加大投入发展种养殖业 上水灯村田少山林面积多的特点,根据山地面积资源丰富,因此大力发展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村计划打算每户养4头猪,2头牛,大力发展养殖业,大力繁荣农村经济走多渠道发展的路子。 目前全村已落实打沼气池20口,利用猪牛类为沼气提供源料。09年全村计划年出栏生猪130头,耕牛崽栏达100头以上。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还大力提升科技种田水平,着力推广优良品种种植,全村种植面积达100%。 二、村庄建设发展规划 (一)村庄规划的目标 通过现状拓宽道路,围合中心地带,形成“H”字形为主要道路,次路发散的道路网格局,并且道路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宽改造的。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 完善村庄规划,美化村庄环境,建设生态家园,改善村庄村容,逐步建设小康住宅。通过10—15年努力,实现村庄生态环境良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公共设施配套,农村社会和谐。 (二)村庄规划的原则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布实施的原则。以人为本,立足现状、适度超前,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法规划,法律条文进行规划,使村级规划逐步实现法制化。村庄规划以旧村整治、改造为主、治脏、治乱、治散。 (三)村庄布局规划 1、功能布局 通过对村民活动场地、道路、公共设施等的建设,便于村民生活和休闲,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规划居住院落基本保持不动,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维持现状。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有冲突或平面布局部分不适应,对其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对简陋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及因为规划需要改变,或对村庄风貌有较大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建议采取拆除改建的措施。 (四)村庄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垃圾集中处理点1处,建垃圾窖4个,解决垃圾乱堆乱放问题,需资金4千元。 2、整修残墙断壁820㎡, 需资金2万元。 3、安装太阳能26台, 需资金5.2万元。 4、建沼气池20口,需资金2.6万元。 5、扩大洗衣塘320平方,新建活动场所,共需资金12万元。 6、改水为集中式供水,需建水井和水泵房及各种设备,需资金15万元。 7、修建水泥达2000余米,需资金20余万元(不含水泥)。 8、改善人居环境,在农村住宅建设中,以砖木结构为主,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完成7户危房改造, 需资金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