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第一章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内容提要”资料库 文学理论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所谓的文学整体,是指对文学理论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和各个时代的文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 文学理论学习重要的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只有通过各种文学观的比较方可见出。 第一节 文学的审美性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具有审美性。文学是为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 一、文学和文学观念 最初形成的文学观念相当宽泛,当时所谓的文学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早期的文学观念是文学自身尚未成熟的反映。在狭义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因为着眼于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角度而有了不同的解释。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理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是最古老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认识文学的方式。中国文论的“感物说”和西方的“摹仿说”属于这种文学观。“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的文学观认为艺术品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客观说”文学观重视形式、技巧、语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 多种文学观念的并存显示了文学本体研究的多样性。但不同的文学观念之间也有共识,即都涉及到了文学的审美性,意识到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关,承认文学的想象性和虚构性。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和独立,中外文学理论都越来越强调审美、想象、情感、形象、虚构以及语言等因素对文学的规定,形成了狭义的即审美的文学观。 二、审美与文学 从文学史上看,语言形式是否具有“美”的特征,成为人们最初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重要标准。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学审美性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并不限于形式。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审美是指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感受。文学通过想象和虚构所建构的,正是由审美关系所规定的人生境况及其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审美是文学的内在规定。 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写了丑的东西,而是取决于能否从审美关系上去认识和表现这种对象。 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了文学在把握人生和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学”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蕴的价值的特点。另一层含义是指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和领域。文学对人生的把握、追寻和感悟,都发生在个体的生命体验中。 三、虚构和艺术真实 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属性。虚构性使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文学的虚构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具有内在的联系,艺术虚构使文学既能够相当真实地描绘生活,又能在这种描绘中显示主体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主体的个性和情感,这是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没有、仅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特质。 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事实,对文学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它的表现对象的相符程度为标准。同时,对艺术真实的判断,还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以及不同文类的要求。 文学真实性的包括三个不同的测度,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文学从根本上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作主体具有真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挚的情感态度,以及文学的虚构和想象要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是艺术真实构成的三要素。艺术真实即表现在文学活动中的上述三种要素的统一;文学的真实性则是检验文学作品在实现艺术真实上所达到的程度。 第二节 文学的形象性   文学是以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表现审美意识的,文学的这种具象的、感性的表现形态,称为文学的形象性。形象性既是文学语言有别于概念语言的标志,也是文学在表现形态上的重要特征。 一、文学形象的含义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通常用“意象”或者“象”来描述今天所说的文学形象。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形象(image)则经历了从“视觉形象”到“意象”的转变。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学形象是语言创造的,没有日常生活形象的直观性,也不像其他艺术种类所创造的形象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文学的形象感是在感受和理解语言的基础上,依靠想象和联想形成的。文学形象不是一种凭借着感官就可以直接把握的实体或实象,而是语言激发想象的结果。凡是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