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研究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研究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安徽省东部,起自巢湖市和县姥桥镇省道206,接规划中的马鞍山至合肥高速公路,跨江后进入马鞍山市,终点止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牛路口(皖苏界),与规划中的马鞍山至溧水公路(江苏段)相接,路线全长约36.14公里。其中跨江主体工程长11公里,南岸接线长19.49公里,北岸接线长5.65公里。承台为带切角的矩形,平面尺寸为69.6m×32.1m。承台顶在最高通航水位以下,标高为+7.0m,承台厚6m。分2m、2m、2m三层浇注,平面不分块。塔座下部50cm与承台顶层同时浇筑。
北边塔钢套箱封底完毕,立即着手封底混凝土顶面的找平、护筒割除及桩头凿除等工作。在对封底混凝土找平时,先找平套箱下游部分,套箱上游区域则可割除护筒及凿桩头工作,然后再施工套箱下游区域。由于该承台有54根桩基,即有54根护筒割除及其桩头凿除工作。在短时间内(10天以内)要完成所有护筒、桩头工作,需有良好的组织及规划。
1)、在每根桩基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时(桩头混凝土初凝前),可清除桩头混凝土及浮浆至设计桩顶标高30cm处,剩余30cm待护筒割除后再凿除;
2)、将承台分上下游两部分进行施工,尽量减小各工序的影响,以此促进施工进度。如在找平下游封底砼时,可对上游区域割除护筒、凿桩头。下游封底砼找平层终凝后,正好可对下游区域进行护筒割除及凿桩头。而上游护筒、桩头施工完毕,则可进行该部分的找平;
3)、选用专业作业人员施工。如桩头凿除时,选用30名专业人员利用10余支风镐快速凿除桩头。
二、承台配合比研究
设计要求承台混凝土工作性良好,T0=160~200mm,无离析和泌水,28d抗压强度达40~45MPa,后期持续增长,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好,低水化热,低收缩抗裂,且总碱含量尽可能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研究工作委托“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 。该实验室根据设计要求,做了以下主要研究工作:
1、首先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了主要性能的测试;
2、根据桥梁工程强度、耐久性、水化热等要求初步设计了四组配合比,并对各组配合比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检验;对成型的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测定了其特定龄期的强度、弹性模量、收缩性等性能,并对其进行了耐久性和抗裂性实验;对各组配合比胶凝材料进行了7d水化热测定。该四组配合比如下表:
组别 配合比参数 原材料用量(kg/m3) W/B FA(%) SL(%) SP(%) A(%) W C FA SL S G A C35F25 0.39 25 0 40.50 148 283 95 0 750 1127 1.89 C35F30 0.37 30 0 39 0.50 145 278 119 0 721 1127 1.99 C35F35 0.35 35 0 38 0.50 146 272 147 0 690 1126 2.10 C35F20S15 0.36 20 15 40 0.50 146 265 82 61 743 1114 2.04 3、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后筛选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佳配合比。经过试验可得到如下结论:
a、粉煤灰和外加剂的掺入使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得到改善,流动性保持效果也很好。
b、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大大降低了水化热,缓凝型减水剂使水化反应得到有效延迟,这些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特别的,粉煤灰掺量对水化热的降低作用要比矿粉更明显。
所设计的各组配合比28d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28d抗压强度,在418MPa~46.0MPa之间,且混凝土后期强度仍能持续增长。
从扩散性能来看,单掺粉煤灰的各组相近,略高于4.0×10-12m2/s,而双掺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可以大幅度降低扩散系数。各组的自由氯离子含量比较相近。马鞍山长江大桥所处的环境条件,应属于C级的含量不高水下区或土中区,本研究中测得的,28d龄期扩散系数DRCM,单掺粉煤灰的C35F25、C35F30、C35F35各组配合比扩散系数相近,28d在4.0~4.4×10-12m2/s之间,56d在2.1~2.8×10-12m2/s之间,满足D类环境要求。而采用双掺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C20F15组的扩散系数所配制的混凝土干燥收缩率较小,初裂时间所设计的各组配合比抗裂性能良好,在不含石子的情况下,C35F从单位浆体放热量和放热总量来看,单位浆体的放热量7d前变化不大,10d前后有所增加。同时双掺粉煤灰与矿渣微粉的单位浆体放热量最高,C35F35单位浆体放热量。混凝土采用了大缓凝的高性能减水剂与I级粉煤灰延缓了放热时间,降低了早期(7d前)水化放热。各组配合比的Cl-含量在0.03%,而碱含量在1.6~1.7kg/m3之间,满足设计要求。
C35F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