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论文自述报告-大学生自尊与冒险行为倾向的关系推荐.ppt

毕业论文自述报告-大学生自尊与冒险行为倾向的关系推荐.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自述报告-大学生自尊与冒险行为倾向的关系推荐

大学生自尊与冒险行为倾向的关系 班别:09心理学本科班 学号:2009704153 作者:林惠聪 指导老师:曾本友副教授 1 基本框架 一、选题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人的研究过程 四、不足和展望 五、参考文献 2 一、选题意义 1、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 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其潜在能力之比。 2、“倒金字塔”模型 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是个体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动态系统。 3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1、自尊的研究现状 (1)颇具争议的定义。 (2)从情感、认知以及社会因素多方面的探索。 2、冒险行为倾向的研究现状 (1)描述人们涉及的风险认知与行为 (2)冒险行为的性别差异 (3)社会助长作用 3、自尊和冒险行为倾向的关系 仅有一篇经济学上的相关文献 4 三、本人的研究过程 1、课题的提出 (1)自尊作为一种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主要受到个体认知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2)冒险行为也涉及到个体的风险认知和行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① 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 ② 冒险行为倾向问卷(Harris,Jenkins,Glaser,2006; Weber, Blais, Betz,2002) 5 三、本人的研究过程 (2)分析方法 ① 相关分析 ② 多元回归分析 (3)结果 ① 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② 自尊与冒险行为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 ③ 自尊与经济风险、健康风险、娱乐风险和道德风险几个分量表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6 四、不足和展望 1、不足 (1)未对被试分情景处理。 (2)被试选取地域单一。 2、展望 (1)设置不同风险情景。 (2)扩大被试的范围。 四、不足和展望 四、不足和展望 7 五、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12-214. [2]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01.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065. [4] 陈蒂,罗岚,罗照盛.不同风险情景中青少年自尊与冒险倾向的关系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6/2,139-140. [5] Wang,X.T.,Daniel, J. K., Andreas, W. (2009). Life history variables and risk–taking propensity. Evolution Human Behavior, 30(2), 77–84. [6] Baker, M. D.,Maner, J. K. (2009). Male risk–taking as a context–sensitive signaling dev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1136–1139. [7] Wilson, M., Daly, M., Pound, N.(2002). An evolution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modulation of competitive confrontation and risk–taking. Hormones, Brain and Behavior, 5, 381–408. 8 五、参考文献 [8] 金盛华,王新波,陈晓芳.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1–436. [9] 杨烨,王登峰.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 [10] 李宏利,张雷.(2010).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倾向的影响,[J].心理学报,42(5), 618–624. [11] 郭菲,雷雳.青少年假想观众和个人神话观念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6) :873-879. [12] Larkin, J., Pines, H. (2003). Gender and Risk in Public Performance. Sex Roles, 49, 197–210. [13] 李朝旭,莫雷.(2004).对性别助长假设的初步验证:在场观众的性别影响作业效绩吗? ,[J.]心理科学, 27(6), 1400–1403. [14] 李朝旭,莫雷, Feng Wenlu.(2005).自我监控性作为性别助长效应的干涉变量,[J].心理学探新, 25, 70–74. 9 谢谢! 10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