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359毕公左徒玉戈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0359毕公左徒玉戈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59毕公左徒玉戈小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doc

“毕公左徒”玉戈小考 王子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本文对洛阳唐宫路小学战国墓出土玉戈的四字铭文作了重新释读,将整理者释读的“毕公左徒”改释为“罼(毕)公左御”,并且对“毕公左御”作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这件玉戈是毕公任周王“左御”时所作,死后随主人下葬墓中,墓主就是毕公本人。 【关键词】玉戈 毕公 左御 墓主 1996年12月,洛阳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唐宫路小学住宅楼施工时,清理了一座编号为C1M5560的战国墓。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骨器共87件(组),其中绝大多数是精美的玉器,共65件(组),有玉璜16件、龙形佩14件、玉簪1件、玉戈1件、玉环10件、玉牌饰1件、玉剑首1件、玉1件、玉管形饰8件、玉柱形饰2件、龙形饰5件、圆形饰4件、玉覆面1件。其中玉戈颇为引人注意。“青白色,援上下刃相聚成锋,下刃作钝角转弯向下延伸成胡。长方形内,后端微弧向上勾卷起尖。向上一穿。援上一孔,径1.1厘米,周边饰兽面纹。阑上三穿。援两面分别刻有铭文,一面为‘毕公’,一面为‘左徒’。”如下图版一、二所示。 图版一 图版二 (上面两图版分别摘自《文物》2004年第7期25页的图二十一和32页的图五十)   玉戈上的四字铭文很重要,是这个战国墓葬出土的唯一文字材料,对本墓葬墓主及其相对年代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毕公”释读大体正确,只是需要说明的是,“公”上一字应该隶定作“罼”,上面从“罓”作,摹本摹作“”形,当是“网”之讹。除去“罓”,剩余的形体与郘钟和邾公华钟的“毕”大体一致,所以此字下面是“毕”当没有疑问。“毕”字本身就是长柄捕鸟的一种网,甲骨文此字形体相当形象。后来形体表意不显,故又加“罓”来彰意。“罼”见于《韩非子·说疑》:“为人主(王先慎据干道本改作“臣”)者,诚明于臣之言,则虽罼弋驰骋,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集解:“卢文弨曰:‘罼张本作毕’”。 “左徒”第二字原字形作“”整理者释“徒”,不确。战国文字中“徒”字多见,下面聊举数例。《石鼓文·銮车》作 ;鄂君启车节作;包山楚简多作;曾侯乙竹简150号作 ;三晋玺印徒字作、、等;齐武城戈, 齐陶文作;燕国玺印作、。以上所列“徒”字字形非常清晰,从辵土声,与玉戈所谓的“徒”字差别甚显,毋庸赘述。我怀疑此字当是“御”字,战国文字“御”字作: 秦国:a、(陶汇5·384) (集萃) b、(石鼓文·銮车) (石鼓文·灵雨) 楚系:a、(包山13) (包山138) b、(包山33) (郭店·成·16) (曾侯乙67) (三)三晋: a、(玺汇2040) b、(中山王圆壶) (玺汇1818) (四)齐系:a、(陈御寇戈) (玺汇3127) (五)燕国:a、(作御司马戈) “御”字在战国文字中有两系,一系是“御”,一系是“驭”,平行分布于秦、楚、三晋文字体系中。实际上这两系字形早在西周金文就存在,盂鼎中“御”字就有、两形,前者的繁构颂壶作,增加表意形符“辵”;则与之构形理据不同,从马从又(即手)执鞭 ,会御马之义。 我们回过头看玉戈上的“”字。实际上“”就是上面楚系“御”字a类写法的形变。包山简138号的“”,省去“止”形,余下部分就和“”形极其相近了,只是玉戈的构件“卩”笔划圆转罢了,秦系《集萃》中的“御()”字所从的“卩(人)”形作“”,笔划就比较圆转,可以和玉戈的相应部分相参看。另外,战国文字中从“辵”形的字省去“止”形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遇”字《玺汇》2118号作,侯马盟书省去“止”形作;同样是三晋玺,“游”字一作,一作;同样是中山王墓出土的材料,字方壶,中山王鼎作;字方壶作,而圆壶作。以上各组后者皆省去“止”形。有意思的是,“辵”形作偏旁省去“止”形的现象多见于三晋,他系却很少见,这也可以说明这件玉戈应该是三晋的或是和三晋关系密切的东周的东西。 这样“左徒”就应该是“左御”。《简报》整理者认为“毕公左徒”是“毕公左军步卒”,墓主应该是“毕公左军的步卒统领”。这种说法显然是靠不住的。下面我们再说说“毕公左御”这四字铭文的含义。 先说“毕公”。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周初辅佐武王克殷的那个“毕公”。《史记·周本纪》说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又说“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阵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武王]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可见毕公在武王时为股肱之臣,地位十分显赫。成王死前,“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康王即位后,“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