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人口空间合理布局研究.docxVIP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人口空间合理布局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人口空间合理布局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人口空间合理布局研究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的农民工强力推进了中国城镇化,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实际转为城镇户籍的农民工人数只占农民工总规模的1/10左右。未来10年,预计有市民化需求的农民工总规模约为2.3亿。本文提出应以科学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引领人口合理分布,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相协调,并设想以20个城市群地区、5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26个节点城市作为未来人口集聚和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区域。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一个重要问题是其空间上往哪儿“化”,其核心是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问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相对有限,以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民工向城镇流动为主的城镇人口机械增长是影响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 一、进城农民工规模与空间流向分析? ? (一)改革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的农民工推进了中国城镇化,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 进城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相关研究,1982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为657万,到2009年已经超过2.11亿;1982~2009年,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0.6%增加到15.8%。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占流动人口的比重也由1982年的38%上升到2009年的76%(表1)。表1 流动人口及进城农民工变化分析年份全国人口①城市人口②流动人口③进城农民工④③/①④/①④/③④/②万人%1982101654214806572500.650.0038.051.16199011433330195213520001.871.7593.686.621995121121351745349-4.42---2000126743459061200080009.476.3166.6717.43200513075656212140001000010.717.6571.4317.79200913347462186211001600015.8111.9975.8325.73? ? 进城农民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1982~2009年的27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25.5个百分点,而进城农民工增加的数量就贡献了近12个百分点。? ? 虽然农民工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较慢。1980~2008年,全国从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人口的人数实际约为2.7亿。但实际转为城镇户籍的农民工人口总规模约2000万~3000万,只占农民工总规模的1/10左右。? ? 2009年的数据根据统计局出版《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数据推算;2005年的数据根据劳动保障部2005年5月快速调查统计估算的。2000年数据根据张义祯所著《中国农民工黑皮书》中数据估算。1990年和1982年根据杨聪敏、杨黎源所著《当代农民工规模考察》外出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数据估算。? ? (二)农民工空间流动总体上指向发达地区? ? 1.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发达地区承接了大部分的跨省流动人口。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数据,2009年,东部十省区流动人口总量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7.8%,其中跨省流动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总量的近90%(表2)。表2 2009年四大经济区流动人口情况(%)东部中部西部东北流入人口占全国情况总流入77.766.6113.831.80跨省流入89.132.487.490.91省内流入50.4216.5629.063.96流入与区域人口比流入/区域总人口15.151.743.541.55流入/区域城镇人口27.104.269.232.73? ? 根据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从省份之间净流动人口(以户籍人口作为基准,总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值作为净流入人口[①净流入=流入-流出;总人口=户籍人口+流入-流出。总人口-户籍人口=流入-流出=净流入。])情况看,2000年,东部净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84.8%;2008年该数据为87%。? ? 2.从城市规模结构看,大城市集聚人口比重不断增大,小城镇的人口总量仍不小。流动人口具有向大城市集聚的特征。1987~2007年,大城市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由26.87%增加到43.89%;中等城市基本保持在12%;小城市和小城镇则分别由8.7%和53.15%下降到5.77%和37.64%。? ? 我国城市群区域集聚的经济和人口规模还相对偏小。日本三大都市圈占全国面积的6.6%,却集聚了全国人口的36.5%和工业产值的47.9%。而我国20个城市群[②刘锋,“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133号(总3442号),2009。]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规模占全国的50%以上,GDP占全国的75%,集聚人口的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