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理资讯与扩增实境技术整备社会科数位教材之研究.PDFVIP

运用地理资讯与扩增实境技术整备社会科数位教材之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地理资讯与扩增实境技术整备社会科数位教材之研究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運用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技術整備社會 科數位教材之研究 GIS and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Archives in Social Science 王明志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助理教授 【 摘 要 】 本論文主旨在論述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兩項技術運用於社會科數位教材整備與其相關研 究的可行性。首先,以普及化、影視化、情節化與親善化等四個面向,對該兩項技術進行檢視。 研究發現,從技術層面而言,地理資訊具備普及化的網路趨勢、視覺化的圖像效果、情節化 的實境模擬與親善化的時空整合等合乎性;從實務方面而論,擴增實境則依該技術的沿革歷 程與典型範例、重要概念與組成配備及應用領域與實證案例佐證其適用性。 本研究認為該兩項技術皆具潛能,可為社會科數位教材建置與推廣,植基於政府、學術 與民間機構甚至師生之間,促使教材的呈顯不再受限於字紙的文本記載,而是可再廣泛地透 過一般學子熟悉的影視媒介,藉群體共識積極鼓舞風潮,將各自親身體驗或腦海中的印象、 記憶與經驗,製作成可供觀賞與交流的音像紀錄,如同所有相關影音網站所公布的影片一般, 加以匯集後建置成為「社會科數位教材資料庫」,為臺灣社會科學與其教學共創新視界與新 園地。 關鍵詞:地理資訊,擴增實境,社會科學 壹、前言 示,左邊的真實環境(real environment)會以 地理資訊與擴增實境兩種技術的屬性若 線性光譜型式漸變至右邊的虛擬環境(virtual 依據米爾格蘭姆先生 (Milgram) 所提出的混合 environment),例如 1 實境(mixed reality)的理論 1 ,以數位化的 Milgram P., Kishino F. (1994) A Taxonomy of Mixed Reality Visual Displays, IEICE Transactions on 程度(degree of digitalization)而言,如圖 1 所 Information Systems:1321-1329. 21 國 教 新 知 第 60 卷 第 1 期 地理資訊技術所擬真的教學場域或其中物件 程與關鍵,最具象徵性的代表之一,即為現 等;其中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可簡稱 今一般民間大眾耳熟能詳的 Google 地圖與地 AR)則定位於光譜的中間偏左,代表其環 球(Google Maps 與 Earth)的發布。姑且不論 境主體仍是以真實物件為主,而虛擬物件僅 其精確度的考量因素,該地理資訊技術產物 為附加客體。以下先就地理資訊技術及其對 下所提供的地圖資訊或影像平台,可促進數 數位教材的普及、視覺、情節與親善等四化 位化學習場域的建置與發展,原因如下: 特色加以論述。 一、普及化的網路趨勢 因為普及基層的大眾皆有權力與能力上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