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雄市小港国中97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领域
研 習 通 知
一、研習名稱:茶與文學
三、研習時間:民國98年4月27日 13:30
四、研習地點:東君四樓九年一貫課程研究教室
五、講師:茗泉茶藝研究會 理事長 蕭雅蔓 女士
注意事項:注重環保與衛生,請各位老師自行攜 帶您的『愛杯』~~
高雄市小港國中97學年度第二學期語文領域
國文科 『茶與文學』研習計劃
一、研習目的:增進國文科教師了解傳統文學中『茶』所象徵的 意義,以促進教學時情意引導的能力。
二、研習對象:本校國文科教師
三、研習時間:民國98年4月27日
四、研習地點:東君四樓九年一貫課程研究教室
五、講師:
六、研習內容:
時間 活動內容 主持人/主講人 備註 13:30 報到 簡志明 老師 13:35 課程說明與講師介紹 簡志明 老師 13:40 15:00 交流與討論 15:30 賦歸 簡志明 老師
七、研習所需經費
內容 單價 數量 小計 說明 講師費 1200元 2小時 2400元 總計 2400元
八、全程參與者,由本校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九、本計劃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亦同
唐詩中的茶禪美學演講稿
主講:蕭麗華教授(台灣大學中文系)
????????????????????????????????前言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近兩千年,累積古典茶書至少有124種1,可以說是結合雅俗,融冶儒道釋文化精髓於一爐的,民族生活與精神思想的表徵。
????茶文化的發展從藥用、飲食,演進到生活藝術與思想表徵,有其漫長的歷史,但茶與思想結合的過程是先道後禪,有其文化演變的軌跡,但究竟茶禪起始於何時何人?是個值得探究的第一個問題。
????日本文化以武士道、精雅的茶道美學著稱。從精神文明的角度來說,日本茶道保留中國唐宋禪林煎茶、點茶文化而更形清寂,更具儀式化特徵,形成日常性與非日常性的結合,是直接取源於中國唐宋茶禪2。中日茶禪共同淵源於禪的美學特徵,是第二個值得探究的重心。
????中國唐宋兩代可說是茶禪文化的「建立期」與「發展期」。高度的僧俗往來為茶禪文化留下大批的詩文著作,這些作品傳述著茶禪文化美學、茶禪思想境界、茶禪活動實錄、茶禪歷史典故,也增益詩歌文學的內涵與禪宗法門的機趣。唐朝文人創作茶詩高達六、七百首,其中詩僧之作佔半數,可說是茶禪興盛的表徵,重要的茶禪美學都建立在此時期,宋代茶禪進一步發展高度的「茶禪一味」3思想美學,這都是未來值得觀察的內涵。
茶禪的起源
????中國茶文化由來已久,相傳神農嚐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藥效4。從食用、藥用到飲用,茶文化有其歷史進程。飲茶的起源,據清人顧炎武《日知錄》云:「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推測飲茶始于戰國末期,但缺乏直接、有力的證據。到西漢王褒〈僮約〉有「烹荼盡道」、「武陽買荼」等記載5,足以證明西漢飲茶有史可據。〈僮約〉寫定於西元前59年,算起來中國的飲茶歷史已逾二千年。6
????六朝時,飲茶文化開始發展出文人的生活美學與道家輔助修道的觀念。杜育〈荈賦〉云:「沫沉華浮,煥如積雪、燁若春敷。」張載〈登成都樓詩〉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茍安樂,茲土聊可娛。」7茶味芬芳清雅,茶色如積雪積、春敷,已經成為文人賞愛之樂。至於陶宏景《名醫別錄》云:「茗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8《神異記》云:「餘姚人虞洪,入山採茗,遇一道士遷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子他日有甌羲之餘,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後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壺居士《食忌》云:「苦荼久食,羽化。」9由此,可以看出南朝道士將茶視為換骨神方。
????佛教坐禪飲茶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據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10一文考證,飲茶生活進入僧人禪坐世界的記錄,最早見於《晉書?藝術傳》11,內容記載敦煌行者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昭德寺修行,藉由「茶蘇」以防止睡眠,頗具精神。可見晉代僧人已經認為「茶」有助於參「禪」。釋道悅《續高僧傳》也記載南朝.宋僧人法瑤入山寺,遇年紀垂老的沈臺真,於飯所飲茶。12晉高僧慧遠還曾於江西廬山東林寺與陶淵明,話茶吟詩,敍事談經。這都可看出晉代僧人的飲茶之風。
????然而,茶禪文化之真正確立與普及,應是從唐代開始。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舉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13從這裡可以看到唐開元時期(713-742),由僧人坐禪、飲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間轉相仿效的飲茶風俗。唐代飲茶文化迅速廣泛地流傳於各僧院中,僧人不只飲茶參禪,也以茶供佛14,寺廟中更設有「茶堂」,作為招待賓客品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瓜类蔬菜栽培技术 -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ppt
- 第四届“挑战杯”南方医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作品申报书.doc
- 第四章宋金戏曲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ppt
- 第五讲礼法与现实-两汉妇女形象与妇女论述的多重样貌.doc
- 第五讲数学概念的文化性.ppt
- 短期作物(水稻、蔬菜、杂粮、花卉)土壤采样须知 - 台中区农业改良场.doc
- 儿童游泳圈检测结果表.doc
- 儿童节系列活动实施计画.doc
- 二年期物理治疗师训练计画 - cgmhorgtw.doc
- 防治病媒蚊宣导 - 台北市立信义国民中学.ppt
- 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血液病主治医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一百题).docx
- 2025年综合类-甘肃住院医师外科Ⅰ阶段-脑血管疾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题).docx
- 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普通外科主治医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项选择题100题).docx
- 2025年综合类-建设工程经济-1Z101000工程经济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docx
- 2025年综合类-技术与计量-第四章隧道工程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题).docx
- 2025年综合类-彩涂工考试-高级彩涂工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docx
- 2025年医药卫生考试-等级医院评审知识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题合辑).docx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乡镇卫生院定向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docx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湖北住院医师口腔正畸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docx
- 2025年综合类-中学教育学-第五章学生与教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