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话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尖锋话题

【尖锋话题】   半年前,高晓松醉驾获刑,是大新闻,半年后,高晓松出狱,依然是大新闻。前者,是因为一个明星的顶风违法,后者,却是因为一句看上去无心的追问……   立冬日,高晓松出狱。   最近这一年,文化人艺术人进监狱的着实不少,而能被谈论引起社会轰动的,非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入狱莫属。本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贵胄还是草民,作家诗人艺术家歌手评论家,有罪治罪,无罪释放,这是正常的事。可正常事在我们这儿常常就是不那么正常,有罪没罪,重罪轻罪,和名气大小,有无背景,血统如何以及其他未知因素通通有关,所以,半年之前当身为知名人士的高晓松真就因为醉驾锒铛入狱,民众目睹刑上了明星,法律显现威严,政府治理酒驾醉驾决心之坚定,也算是给百姓注入了信心。   实际上,已经有人给高晓松算账,这半年牢坐下来,其实他还收获不少“接受书面采访大谈inner?peace,遥控完成了一部票房还不错的电影,甚至毁誉参半地翻译了马尔克斯的《苦妓追忆录》,在他笔下换了个文艺腔十足的名字《昔年种柳》。”而出狱以后,更“可以重返达人秀评委席,可以再执导筒,可以继续译书,进可 攻退可守。最大的好处是,即便是作为业余爱好,比如译书都可以成为娱乐头条,横竖都是赚到了。”   旁人这般精明的算计,虽未必让人舒服,却也不无道理,起码就我而言,面对高晓松坦然认错,面对审判,直承“我既不是冤案,更不是革命烈士,甚至犯的罪都是低智商低技术笨罪,坐的牢也没啥特别,与万千囚徒一样乏善可陈,生活上没啥好说的,就当穿越回从前过一过父辈清贫清淡清净的日子。这般爽利坦荡,让他在我心目中瞬间高大了许多,以后他搞的东东,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或者电视节目,无论如何,都会被高看一眼。按阐释学的说法,理解世界,总有预设立场。这就是社会口碑的重要。人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谁说不是呢?   与轰轰烈烈的入狱相比,立冬日零时出来的高晓松,用另一种方式打动这个时代,他的一条围脖,如之前民工组合翻唱的《春天里》一样让围观者瞬间泪下:“11月8日,立冬,期满,归。184天,最长的半年。大家都好吗?外面蹉跎吗?”   不妨问问这条围脖为何特别能打动人。温州车难后,有评论人写了“中国,请慢下来等等你的公民”的文字,让人们反省近日社会发展之快以及被裹挟进其中的民众之命运,而今天高晓松那句“外面蹉跎吗”,之所以打动人心,亦是因为沧海瞬间变桑田的时代,多少人都有份穿越的心,不过常常红尘俗世,尘缘难了。   高晓松因罪入狱,时间不长不短,和李一道长他们搞的修行禅定之类差不多,而且形式虽异,精神却是相通。而半年的时间,世界也变得足够陌生;就像围脖里面掀起的“一人送高晓松一句话”活动,大家纷纷向他汇报这半年里发生了啥:“这半年来?拉登被毙了;乔帮主去世了;没有爱疯5?凤姐移民了;芙蓉85斤了;锋芝还是离了;冠希老师在准备新作品;潘币发行了;城管依旧威武;国足却还是老样子;老人还是不敢扶;动车的事也没回复;我们都还好;就是没船票。”……   高晓松是读书人,这个有“蹉跎”二字为证。这可不是随便能说出来的。蹉跎者,时间逝去,虚度光阴之意。按说,这两字用在牢里的高晓松身上比较合适:世界天翻地覆,热闹总是在别处,可他恰恰把这个词用在了这些槛外人身上,而且瞬间击中人们身上的痛点:从刚才提到的围脖中变与不变对比中不能得出结论:这半年该变的没变,不该变的瞎变,该走的走了,不该走的如乔布斯也走了。“蹉跎”倒是成了今天中国人的某种共识。 实际上,当穿越出去的高晓松回到时代洪流,我们不妨顺着他的思路继续问下去:半年不见,这个世界究竟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如果蹉跎成为共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尖锋话题】 忽然想起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经典对联: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当春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才猛地惊觉竟已经到了赏花的季节。 然而提起赏花,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阳光明媚、春花烂漫,而是某处赏花景点数不清的游人外加扫不完的垃圾。当簇簇鲜花遭遇人山人海、抱怨不断的尴尬,游人们春日的舒畅与兴致则会立马消失殆尽,剩下的,仅仅是愤愤然而不可得的遗憾。 若要盘点年年都遭遇赏花之痛的地方,位于武汉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必然榜上有名。 一直以来,武大樱花都是开在校内,名声却在校外。尽管校方规定普通游客进校园赏樱花需购买10元门票,以限制游客数量,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看花的热情。以至于到今天为止,这“樱花的烦恼”仍然困扰着所有武大人—— 最高峰一天20万人次的游客量、日增20余吨的垃圾量、不断遭到破坏的校园设施,当然还包括游客们对于人比花多、找不到厕所、连拍照都要排队的抱怨。这都不打紧,最要命的是在赏花期间由于游人扎堆造成的武大周边巨大的交通压力,居然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