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仪表实验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实验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电容式热电式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电容式传感器特性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有多种型式,本仪器中是差动变面积式。传感器由两组定片和一组动片组成。当安装于振动台上的动片上、下改变位置,与两组静片之间的重叠面积发生变化,极间电容也发生相应变化,成为差动电容。如将上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下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当将和接入桥路作为相邻两臂时,桥路的输出电压与电容量的变化有关,即与振动台的位移有关。
三、实验所需部件
电容传感器、电容变换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能、低频振荡器、测微仪。
四、实验步骤
1.按图接线,电容变换器和差动放大器的增益适中。
图2.装上测微仪,带动振动台位移,使电容动片位于两静片中,此时差动放大器输出应为零。
3.以此为起点,向上和向下位移动片,每次5mm,直至动片与一组静片全部重合为止。记录数据于实验报告表中,并作出V曲线,求得灵敏度。位移() 3 2.5 2.0 1.5 1.0 5 0 -0.5 -1.0 -1.5 -2.0 -2.5 -3.0 电压(V) 五、注意事项
1.电容动片与两定片之间的片间距离须相等,必要时可稍做调整。位移和振动时均不可有擦片现象,否则会造成输出信号突变。
2.如果差动放大器输出端用示波器观察到波形中杂波,请将电容变换器增益进一步减小。
3.由于悬臂梁弹性恢复滞后,虽然测微仪回到初始刻度,但差放输出电压并不回零,此时可反方向旋动测微仪,使输出电压过零后再回到初始位置,反复几次,差放电压即为零,然后进行负方向实验。()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
一、实验目的
观察了解热电偶的结构,熟悉热电偶的工作特性,学会查阅热电偶分度表。
二、实验原理
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热电效应,当其热端和冷端的温度不同时,即产生热电动势。通过测量此电动势即可知道两端温差。如固定某一端温度(一般固定冷端为室温或),则另一端的温度就可知,从而实现温度的测量。本仪器中热电偶为铜康铜热电偶,且两个铜康铜热电偶分别装在上、下梁表面,是串接工作的。
三、实验所需部件
热电偶、加热器、差动放大器、电压表、温度计(自备)
四、实验步骤
1.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入接入热电偶,打开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放100倍,调节调零电位器,使差放输出为零,同时用点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1,并查分度值表得。
2.打开加热器,差动放大器输出如有微小变化,马上调节调零电位器再度调零。
3.随加热器温度上升,观察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变化,待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时,记录电压表读数和此时点温度计的加热点温度。
4.本仪器上热电偶是由两只铜康铜热电偶串接而成,热电偶的冷端温度为室温,放大器的增益为100倍,计算热电势时均应考虑进去。并查阅热电偶分度表,求出。
实验电动势测量所得电势温度修正电动势
式中为热电偶的电动势,为热电偶热端温度,为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为热电偶参考端所处的温度。查阅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求出加热端温度。
五、注意事项
1.因热电偶为两组串接而成,所以电压表显示的热电势是两组热电偶产生的电势的总和,公式计算时,应将电压显示值除以2。
2.因为仪器中差动放大器放大倍数≈100倍,所以用差动放大器放大后的热电势并非十分精确,因此查表所得到的热端温度也为近似值。
3.因仪器中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00倍,所以电压表上的读数mV,需除以100,这才是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代入公式(1)中,最终通过查表求得另一端的温度。
4.点温度计的探头置于悬臂梁的上方,靠近热电偶点。
附:铜康热电偶分度表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自由端温度℃)工作端
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de/dt
(v) 0.0000 0.039 0.078 0.116 0.155 0.194 0.234 0.273 0.312 0.352 38.6 10 0.391 0.431 0.471 0.510 0.550 0.590 0.630 0.67l 0.711 0.751 39.5 20 0.792 0.832 0.873 0.914 0.954 0.995 1.036 1.077 1.118 1.159 40.4 30 1.201 1.242 1.284 1.325 1.367 1.408 1.450 1.492 1.534 1.576 41.3 40 1.618 1.661 1.703 1.745 1.788 1.830 1.873 1.916 1.958 2.001 42.4 50 2.044 2,087 2.130 2.174 2.217 2.260 2.304 2.347 2.39l 2~435 4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症护理夜班值班课件.pptx VIP
- 医用空压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6版高考物理专题提升练习-动量守恒在子弹打木块模型和滑块.doc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10.1《 劝学》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梅州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围村建筑.pptx VIP
- SICK西克KTS&KTX Prime操作手册.pdf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模型1弹簧模型-动量守恒的九种模型解读.docx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25秋《小学学霸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