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肾脏疾病与营养教学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肾脏疾病与营养;刘庆春 E-mail:lqc@ blog:刘医生说营养 ; ;;肾脏基本结构是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共有170 - 240万个。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一部分物质和水份就会通过“滤网”进入肾小管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一部分会通过肾小管重吸收,其余部分则形成尿液排除体外。;肾脏的主要功能 ;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水、钠、钾、氯等大部分重吸收;对机体无用或有害的物质,如尿素、尿酸、磷酸根等只少量重吸收,肌酐全部不吸收。除重吸收外,肾小管和集合管还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如尿中的氨,绝大部分由肾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故虽然一昼夜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总量可达100~200升;但每天排尿量只有1~2升。而经过净化的血液通过肾静脉回流至心脏。 肾脏——“过滤器”;正常人尿量24h为1000 - 2000ml,一般为1500ml。 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 少尿:24h尿量 100 - 500ml; 无尿: 24h尿量少于100ml。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 95 - 97%是水,固体物质中有机物主要是尿素,无机物主要是氯化钠。;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体酸碱平衡:;2. 感染 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而引起肾脏病变。 ;;;;(二)? 肾脏病的营养治疗; 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只有在足够热能供给时才能顺利进行,若热能供给不足,摄入的蛋白质可能通过糖异生途径而提供热能。同时身体组织中的氨基酸也被消耗,造成非蛋白氮含量增加,加重氮质血症,也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废料均从尿液中排出。肾脏病变,排泄功能障碍,使含氮废物潴留体内造成中毒。或产生蛋白尿。蛋白尿的丢失多以清蛋白为主,可使胶体渗透压下降造成浮肿,身体抵抗力降低。;氨基酸比例失调——多采用优质蛋白质食品以增加EAA量。 必需氨基酸(EAA)水平下降,非必需氨基酸(NEAA)水平升高。因此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时应设法提高EAA量,降低NEAA量。当病情逐渐恢复后再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达到维持氮平衡的目的。; 主要包括钾、钠、钙、镁、磷等。 当病人出现浮肿、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时,膳食中应限制钠盐,防止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使心脏负担加重。 当肾小管钠回吸收功能减退或合并严重腹泻、呕吐时,为了防止出现低钠血应及时补充钠盐。; 膳食中钾含量要根据病人血钾检查结果进行调整。若患者保钾能力差或排尿钾含量增多时,为防止出现低钾血症可选食含钾丰富的食物 若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体内细胞分解加剧时,为了防止出现高钾血症应限制钾盐摄入。高钾血症往往是肾衰竭患者致死的原因,故限钾比限钠更为重要。 食物的含钾量见下表。; 食物的钾含量(每100g食物的钾含量) ;磷:低蛋白膳食中已无形得到限制。 若病人血磷仍升高时,临床常给予氢氧化铝乳胶口服,使它与磷结合从肠道排出,降低血磷。 ;镁:肾脏病人有时会出现高镁血症。可导致肌无力或轻度昏迷。一般多在临床设法处理。 铁:晚期病人可有出血倾向和贫血。膳食中除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外,临床常采用输血补救。;3. 水分的控制 当肾浓缩能力减退时尿量可成倍增加,此时应增加液体摄入量以防止脱水。反之,如浮肿、少尿或无尿时应限制液体摄入量。;控制液体入量的计算公式: 总入量=不显性失水-内生水+显性失水 +前一日尿量 不显性失水=经肺和皮肤丢失的水分, 约(700~1000)ml/d ;内生水=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约(300~400)ml/d 显性失水=呕吐、腹泻或引流的失水量; 例:病人无显性失水则每日液体入量约为500ml(不显性失水-内生水+前一日尿量)。 若病人出现发烧,体温每升高1℃时不显性失水应增加 10%~15%。 ;4. 成酸性及成碱性 膳食的成酸性及成碱性与泌尿系统结石有关。它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终在体内生成的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因此也把成酸性和成碱性食品称为“内酸食品”和“内碱食品”,以区别于食品本身的口味。; 大多数水果类食品虽然在口味上呈酸味,但属于成碱性食品,酸性口味是由于它们含有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及它们的钾盐等形成的,这些有机酸根在体内能完全代谢,最后机体中只留下钾,所以是成碱食品。;成碱性食品:含有丰富的钠、钾、钙、镁等矿物质,在体内代谢后就生成碱性物质,如大多数蔬菜、水果、豆类、海带以及奶类等。 成酸性食品:如精制谷类食品和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鱼类、蛋类、内脏等等。 成碱食物与成酸食物的比例宜保持2∶1;;第二节 肾炎;   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后,抗原抗体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