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型连接板工艺方案浅析
L 型连接板工艺方案浅析
崔有山 裴 影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长春市 130011)
摘 要:经过对 L 型连接板压弯工艺方案比较,分析了不同的生产纲领
条件下,卡车车架 L 形横梁连接板的冲压工艺方案对生产过程中的运行
成本,模具投入、模具维修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L 型连接板 压弯 工艺方案 分析
0.前言
车架总成是汽车的基础,是汽车的脊梁。汽车上的其他大总成都
装配到车架上,车架总成既是承载结构同时又是传力构件。发动机输
出动力通过变速箱、传动轴将扭矩传给驱动桥,驱动汽车行驶。汽车
承载的重量及动力都作用于车架。
卡车车架是由左右两根纵梁(或纵梁加强板总成)与若干横梁总
成经过铆接或焊接形成。横梁总成通常是由一根或两根横梁同两个 U
形连接板或 4 个L 形连接板铆接组成。右图为 L 形连接板横梁总成图。
1. L 形连接板冲压工艺分析
下图是 L 形连接板的产品图,可采用的压弯工艺方案有两种:
方案 1:
1)落料冲孔(成双)—压弯(成双)—切开
方案 1 成双冲压可消除压弯过程中材料受力不对称,易于保证产品尺寸,模具的顶出器不受侧
向力。此方案需 3 套模具,且落料冲孔模尺寸大,单套模具所用冲头数量、凹模数量多;压弯模尺
寸比单件压弯时尺寸大。模具成本增加;每次流水生产需 3 台压床,操作者 7 人,所以运行成本高。
方案 2:落料冲孔—压弯
451
方案 2 单件冲压时,相对方案 1 可以减小落料冲孔模的尺寸、压弯模的尺寸,投入 2 套模具,
压弯模具可以实现 L 形新产品可以通用,模具投资费用低。每次生产需 2 台压床,操作者 5人,运
行成本较低于方案 1。
采用 L 型单角压弯模工艺,落料冲孔模费用可节省 7.395-5.294=2.101万元,压弯模费用可节
省 6.109-4.122=1.987 万元,节省切开模费用 5.33 万元
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当前卡车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更新速度快,零件生产总量不大的
现实情况,为降低零件成本,选择方案 2 作为L 形连接板的工艺方案。
2.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
方案 2 中采用了单角压弯的工艺,相应的模具结构有两种形式:1)下模没有顶出器的 V 形压
弯(90 度的零件转 45 度);2)下模带有顶出器及定位销(零件上有定位工艺孔)。由于零件上装配
孔的位置度要求为 0.5mm,为了保证孔位精度,采用带有顶出器和定位销的模具结构。
3. 确定冲压方向及定位方式
鉴于现生产中 L 形连接板单角压弯时没有将零件旋转角度,导致在压弯过程中板料由于板厚误
差的存在,凸模将板料压入凹模时产生的摩擦力很大,压弯模的顶出器导向板和零件定位销受侧向
力大,出现定位销断的问题。
本次经过压弯轨迹的模拟,将零件转动一个角度,凸模将板料压入凹模过程中,在下死点前由
于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大于料厚,所以摩托车擦力减小,只有在接近下死点时凸模和凹模形状“镦死”
时摩擦力大。为优化压弯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确定三种冲压方向进行验证。并且采用 2-φ20 的定
位进行板料初始定位,定位销承受侧向力大。
定位销 压弯过程中板料及模具轨迹
验证方案可行性的 3 种冲压方向
452
4.模具结构如下:
5.结论:
模具调试后零件旋转角度 10 度较好,角度大时板料放置倾角大,顶出器的行程大,角度小时
板料压弯时凸凹模间隙小易生过大摩擦力。此模具已经应用于现生产,零件的尺寸达到产品要求,
模具状态稳定。模具投入减少,成本降低。工序数减少,生产压床占用减少,生产作业人员减少。
单角压弯时侧向力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