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城(散文).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城(散文)

小城(散文) 宝应佳凡 宝应是一座小城 . 在二十岁以前,只闻其名,没见过其城。只听说楼房很高,马路很宽,汽车很快,人很多,人们穿得很漂亮.... 我家住在农村,离小城六十多里,四面环水,交通闭塞,大多数人孤陋寡闻,谁去了一趟小城,便是了不起的人物了,他们总是把县城说得 跟天宫似的。 于是,在我童年和少年时代,小城的故事如天方夜谭,对小城的繁华与富足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向往。 十几岁的时候,我们村里从小城派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男教师,听说是一个被打倒的坏人,曾经做过大官。这里是天高皇帝远的偏远水乡,在大部分都是文盲的农民的心里,分不出好人坏人。从他的 言谈举止观察,都觉得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没有什么神奇的,有一天,白发老师拿出几只火柴盒放在讲台上,给我们做示范,概括县城的摸样:呐,这火柴盒底下装几个轱辘就是汽车,再看,把这几个(火柴盒)堆起来就是楼房,这就是城里的样子。 他的比喻贴切、形象,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不过, 有点单调,大家多少有些失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去小城是很平常的事了,并且几年后我在这里住了好几年, 感受到小城的一切比我们所有同学想象的内容加起来还要丰富。 我徜徉在宽阔的马路,悠静的小巷,不由感叹现代与古典结合得相得益彰。 城西,古运河静静流淌,叙述着千年的人和事 ;城东,高速公路川流不息,奏响现代化的乐章。一东一西,象两根华丽的绸带,蜿蜒飘逸着,而小城似花团锦簇的轿子,人们抬着她向前飞跑;一东一西,连着祖国的万水千山! 时间住久了,小城的故事和传说便象璀璨的珍珠,一串一串被我穿起来,慢慢把玩,细细品赏。 一宿湾、二仙桥、泰三殿、宁国寺(四 )、五条街、六公馆、七个汪、八宝亭....小城自古文人墨客汇萃,商贾云集。经过千年沉淀,名胜古迹抬头便是,美丽传说想听就有。 二仙桥在城里闹市区,离古运河只一两里路。为了探寻二仙桥的历史渊源,便独自去实地考察了一番,享受历史的神秘感和震撼力。 闹市区高楼林立,十字路口车水马龙,广 场上晨练的人们随着音乐舒缓的节奏翩翩起舞;小巷里,青石板铺地,芦苇编的篮子里放着菜农们从田里采摘下的瓜果时蔬,晶莹的水珠衬托着它们的鲜嫩。 见识了大街的现代与繁华,小巷的古朴与宁静。可是我东张西望,就是找不到二仙桥。连一条小河也没有,更别说桥了。 垂头丧气回家,不禁有点抱怨。房东 老人呵呵地笑了:没有见到桥吗?哈,这就对了,二仙桥妙就妙在走在桥上不见桥。你别看十字路口楼高、车多、人涌,你知道吗?这些建筑的下面哗啦啦流着水呢。我有点惊异,老人说:十字路口北面是大仙桥,南面是小仙桥。相传荷仙姑和张果老就在这里做过小买卖,卖了好长时间卤菜呢。你应该知道的,荷仙姑可是我们地地道 道的家乡人喽1 老人的语气里充满追忆、神秘和自豪,又说起了另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老农鹤发童颜,一手提鸡,一手提鸭到小仙桥来卖,有人问他:老大爷,您这鸡、鸭怎么卖呀?老人说:卖鸭留鸡(刘基)。正在说话的工夫,老人不见了,左右找寻,不见人影,大家猛醒过来:卖鸭留鸡,刚才那个白胡子老头不是明 朝开国军师刘基又是谁呢?都认为是仙人下凡,纳头便拜,嘴里念念有词:刘基大仙托福,刘基大仙托福啊!你说这二仙桥是不是仙人常来常往的地方? 真的?我身上的毛孔有点紧缩缩的,又有点兴奋。 我也是听上辈人说的,不过,不管有没有,说明我们这地方是有灵气的。老人固执地说:从古自今 ,我们这里出了很多能人是不假的。 我想,也是啊,既然一个二仙桥就有这么多说辞,小城有那么多名胜古迹,说明这里确实是一块吉地了。于是我探寻了很久,终于理解老人说的另一句话:踢一块砖头就是一个故事啊! 小城自从秦朝建县,到了唐朝上元二年(761年),真如尼姑梦中得了八样宝贝,献给代 宗李豫。从此,国泰民安。于是,代宗皇帝改上元三年(762年)为宝应元年,改安宜县为宝应县。有趣的是,这时传入日本的象棋,也被日本人唤做宝应象棋.宝应一时名扬四方。代宗大悦,在真如居住地一一宝应县城南街建真如寺,后建八宝亭,以纪念得到八宝,国泰民安。 这里出了很多全国顶尖的人物:经学 大师刘宝楠;文坛霸才之建安七子陈琳;画坛巨匠陶成;京剧鼻祖高朗亭;蒲松龄在这里写下了;隐蔽战线的传奇英雄华克之....少年周恩来读书的声音还回荡在悠静的小巷里。置身其中,不由得自己也慢慢高大起来! 小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多少成功与辉煌。传统工业和高新科技强强结合,世界顶尖企业在 此安家落户;中国荷藕之乡的美名天下传扬,藕粉以它肌肤般的嫩滑,山泉般的清冽,雪花般的洁白,明清时就被誉为鹅毛雪片. 这真是:鹅毛雪片七百年,小城自古多先贤,芙蓉(荷花)安家择吉地,安宜一夜变宝应! 微风送来乡村清新的空气,《九九艳阳天》(柳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