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2日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VIP

2018年1月22日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1月22日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渔 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诗人借此主要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官场深深的厌恶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失落。 2.同样是写渔夫,明代的孙承宗有《渔家》诗写道:“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两首诗各刻画了怎样的渔夫形象?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CE 2.《渔翁》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渔,悠闲淡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 《渔家》一诗刻画了一位迫于生计艰辛付出的渔人形象。在寒冷的冬夜,渔人呵着冻僵的手拿起凝结冰雪的竹篙,费力撑船打渔,无比艰辛。批评文人画家只表现自己的闲情雅趣,不反映渔民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的同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该诗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此时好友元稹去世,作者体弱多病,官务清闲。 1.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颈联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了“睡美”。 C.尾联中“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为了说明老翁怕冷。 D.“霜叶满阶红”与“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异曲同工之妙。 E.本诗语言自然、质朴,刻画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 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汉宫春 赵汝茪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 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慢赢得、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 【注】诗人是宋太宗第四子、商王赵元份的七世孙,生活在南宋时期。 3.下面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着破荷衣”中的“荷衣”用了《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的典故,“着破”写词人穿这种衣服的时间已经很久,说明了词人归隐时间之长。 B.“又落西湖”点明词人此次到西湖是故地重游,“今与谁俱”是从旧时同酌共饮的朋友都无处可寻的角度来直接表现词人的孤苦,表现词人感时伤世之情。 C.“山山……相扶”几句以乐景写哀情,词人抓住西湖典型的景色,以艳丽的风景反衬零落的人事,抒写出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怀。 D.“一目清无留处”一句的意思是西湖美景如画,但词人没有可以定居的地方,该句的作用是总结前片写景生发的个人感受。 E.“任屋浮”两句从感觉方面写景,句前用“任”字委婉表明词人归隐是要与南宋王朝划清界限,“残烧”两句表现了西湖景色的萧瑟、凄冷等。 4.“慢赢得、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使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