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丙诺啡用于食道癌根治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研究
丁丙诺啡用于食道癌根治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研究
解放军第150医院麻醉科 吴青华 唐时荣 王玲
摘要
目的:研究丁丙诺啡用于食道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为丁丙诺啡组(B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C组),接受PCIA。B组:丁丙诺啡0.9mg,;M组:吗啡40mg。C组:不加镇痛药物。各组都加入地塞米松10mg,胃复安2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应用英国Graseby-9300便携式PCA输液泵,其内设置和控制的参数:全部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人自控(LCP)模式,设置负荷量4ml;持续剂量为2mL/h;锁定时间为10min;PCA剂量为0.5mL。镇痛效果不满意者,采用肌注哌替啶以补救。结果:B组与M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分别为2.1±0.6和2.0±0.7,显著低于C组采用肌注哌替啶补救后的VAS评分为5.8±1.2(P≤0.01)。PCA总按压次数/实进数(D/D),B组与M组组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M组,其中以恶心的发生率降低最为明显(P≤0.01)。结论:丁丙诺啡用于食道癌术后PCIA,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似,副作用明显低于吗啡,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丁丙诺啡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食道癌术后
丁丙诺啡用于食道癌根治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研究
解放军第150医院麻醉科 471031吴青华 唐时荣 王玲
食道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疼痛相对较重且持续时间长[1],影响病人康复和休息。而且剧烈疼痛会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病人失眠、活动受限制、局部功能障碍、肺不张等,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良好的术后镇痛可避免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顺利康复[2]。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是混合型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其镇痛效应强,作用时间持久,常用于临床镇痛。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研究比较丁丙诺啡和吗啡用于食道癌根治术后的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1 对象与方法
1.1病倒选择:
入选标准:选择剖左胸食道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0-65岁;无严重心肺肝肾脑疾病,ASA分级Ⅰ-Ⅱ。并签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肺肝肾脑疾病者;近期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对吗啡类药物过敏者。
分组方法:根据随机号,将入选患者分为丁丙诺啡组(B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见表1。
1.2实验方法
麻醉方法: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前30min肌注吗啡0.1mg/kg,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维持为吸入异氟醚,复合静注异丙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
镇痛方法:B组泵盒中加入丁丙诺啡0.9mg,地塞米松10mg,胃复安20mg;M组泵盒中加入吗啡40mg,地塞米松10mg,胃复安20mg。C组泵盒中加入地塞米松10mg,胃复安20mg。各组都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采用英国Graseby-9300便携式PCA输液泵,其内设置和控制的参数:全部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人自控(LCP)模式,设置负荷量4ml;持续剂量为2mL/h;锁定时间为10min;PCA剂量为0.5mL。病手术结束后1h与外周静脉连接、开机,开始镇痛。
1.3观察项目:
(1)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镇痛结束后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估术后镇痛效果。具体方法是:在一条10cm的直线两端,分别标记0和10,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以患者主观感觉评定,让病人在直线上标出术中感觉不适情况,记下数值。VAS3分为优良,3~5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不满意。PCA镇痛效果不满意者给予肌注哌替啶。
(2)记录镇痛24h使用镇痛药情况,包括PCA总按压加药数(Demend)及按压实进数(Delivery),用药剂量(PCA泵自动记载)。
(3)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呼吸抑制、瘙痒等。
2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 x±s来表示,所得数据均采用SAS6.12学习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符合方差分析条件的,用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组间的比较用SNK检验。计数资料数的比较用秩和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3 结果
3.1一般资料的比较
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及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