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介绍

第三讲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介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具体的作品解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启蒙教育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近现代启蒙主义思想、民主思想;从中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做一个道德自律、修养良好、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二课时:古代启蒙教育思想《增广贤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古代启蒙教育思想:《增广贤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 过去私塾先生教给孩子们的最初的文字,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增广贤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这些文章文句简短、音韵和谐,先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朗读,学生们也学样跟读。初学者在不知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反复朗诵,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现。随着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生活阅历的增加,学生们慢慢的体会了其中的真义,中国文化传统思想也在不经意之中影响着学习者。 《增广贤文》:又叫《昔时贤文》、或《古今贤文》。 《增广贤文》 它收集了古代许多著名文章中的警句;它告诉读者如何为人处事,结交朋友,孝敬父母,爱妻教儿,珍惜少年时光,取财有道,处理好家国关系,分清善恶是非,如何提高个人修;这一系列的话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进程,我们的先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过程中不断地思索,概括出来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后代子孙们谨记在心,以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伦理教育,成年后能少走弯路,少受挫折,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即便不如此,起码不至于成为社会的累赘。 为人处事: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对待和认识真朋友: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人心不估: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家庭和睦: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珍惜时光: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善恶有报: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修身养性: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人须要接受教育: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读书的重要性: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取财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钱财的态度: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急功近利的态度: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劝戒人们对生活要有计划: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百家姓》 在五千多年的三皇五帝之前,中国人就有了姓,远古時代姓氏並存。传说炎黃两大部落合并,共有一百个氏族,合称为“百姓”。当時是母氏社會,因此以母系为姓,「姓」也由女和生二个字組成。夏、商、周的時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由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称而来。所以贵族有姓、名、氏;而平民只有姓、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近亲通婚会对后代产生不利的遺传規律。   古時候,姓和氏在是分開的,到了漢代才合并为姓氏,姓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稱号,姓的起源說法不一,但通常可依據一个人的出身來賜姓的。姓有区別婚姻的作用,同姓有相同的血緣關係,所以禁止通婚。氏是由姓產生的,由於古時子孫繁多,同姓的族人又分散而居於各地,於是每支氏族都有一特殊稱号,氏由此產生,但只有貴族男子可以稱氏,女子只能称姓,氏的命名方法有七种,分为:  1、以先人的別号为氏; 2、以先人的謚为氏; 3、以先人的名为氏; 4、以邑名为氏; 5、以居处为氏; 6、以官職为氏;  7、以职业为氏。   名是一个人出生后由父亲为他命名的,而男子二十岁時舉行冠禮時,由祖父为他取字,女子則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時取。   周代开始,字是个人的別名或稱号,隨著同姓同氏的人口增多,要区別他們時有困難的,而名加字便能解決這困難。   号是指一种固定的別名又称別号,号一般可分为五类:   1、綽号是根據一个人的外貌或性格而起的,含有褒善貶惡或開玩笑等意味。   2、諡号對於有道德功業的人死後追加的稱号。   3、尊号和謚号差不多,分別在於可以生前或死後給予的。   4、年号是皇帝紀年的名号,始源於漢武帝,漢武帝即位一年後,稱为建元元年。   5、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堂奉祀時追尊的名号,源於商朝。     春秋战国時代,姓与氏漸漸混淆,姓氏并称,“百姓”一詞的含意也發生了变化。百姓原指貴族,与萬民相對,此時則成了平民的通稱。   而今天姓氏的大部分則出自古姓的分支--氏。研究員经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