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中高年级语感训练的实施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语感训练的实施策略
杭州市西湖小学 许建芳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学习阅读的时间不长,阅读技巧尚不熟练,但他们有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正是培养语感的好时机。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条分缕析的“分析”多,动以情的感染少,鲜明形象的文字形象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重视语感训练有助于扭转这种现状,既充分体现语文课语言文字训练的“个性”又能使思想教育收到实效。所以“新编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情感体验,语言的感悟,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敏锐感知。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想象、联想、情感、思维,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的人,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阅读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绝句》中“含”一字是“包含”的意思。光从字面上理解,学生不能产生语感。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如从教室里向窗外看看景色,从而解决“一扇窗怎么会包含整座岷山的景色”这个问题。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
二、把握语言文字,推敲赏析。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对语言的悟性,是一种对语言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心理行为。所以语感训练必须指导学生推敲词语,使学生深入体会词语的情感,从而产生语感。在实践训练中,我们经常用到比较、调换、删减等方法。
1、比较。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以让学生抓住两个“才”字进行比较: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通过比较,同学们比出了味道,懂得第一个“才”表示邱少云经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的时间很长,体现了英雄的超人意志。第二个“才”表示战斗的过程很短,突出了战斗的顺利,英雄的巨大鼓舞力量、英雄献身的价值。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才”字准确运用的表意作用,还教给学生规律性知识:“才”用在时间词语前强调时间短、少。“才”用在时间词语后表示时间久长。
2、调换。调换就是把句子中所要推敲的词语换成一个与之相近的词语,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精当。如《月光曲》一课,在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教师把“纯熟”、“熟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纯熟”不但表现曲子弹的熟练,而且反映了熟练的程度。通过调换词语,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隐含的丰富意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3、删减。删减就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范文的重点词拿掉,再和原句比较。如《气象学家竺可桢》中描写竺可桢在病床上工作的一幕: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支撑着身子坐在床头,拧开收音机的旋钮,收听天气预报,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训练时,教师故意丢掉“支撑着身子”、“哆哆嗦嗦”两个词,让学生体会这样行不行。经讨论得出:虽然句子仍然通顺,但体现不出竺可桢那种视气象事业为生命精神。通过这样丢,学生便从中发现问题找到了语言规律,获得了语言感受。
三、运用形象感受,境中领悟
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作出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涵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如《荷花》第四节:“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缺少对人变成荷花后那种表象的感知依托,很难产生语感。此时,教师设计一幅活动图片:一个身穿白裙子,头戴黄色花环的小女站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白色群子和白色的花瓣融为一体。当读到“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时,教师就移动活动片,让“小女孩”左右摆动,宛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当读到“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里”时,就让“小女孩”停止摆动,静立于花中。有了这一具体依托,使学生感受仿佛也走进了荷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款GC9790II型色谱仪说明书.pdf VIP
- 2025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中心及双碳业务板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标准图集-04G101-3 筏形基础.PDF VIP
- (高清版)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pdf VIP
- 高中英语教学竞赛公开课、高考复习课件——202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读后续写详析及参考范文专项课件.pptx VIP
- 安装工培训课件.pptx VIP
- 西安航空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备考真题题库汇编.pdf VIP
- 《蒸汽管道竣工全套资料表格》.docx VIP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