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docVIP

江汉平原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汉平原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江汉平原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张德存 刘光强 全浩理 (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 武汉 邮编:430056)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和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预测江汉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尤其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 问题 对策 0、概述 江汉平原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有所谓“湖广熟,天下足”之称。是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所依仗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一。 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优势,缘于江汉平原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其中除良好的光、热条件外,最为重要的是长江及其支流汉江从其南、北横穿而过,一为江汉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二是两大河流携带的大量的泥沙质沉积于江汉盆地形成江汉冲积型平原,为江汉平原提供了千里沃土。 三峡大坝建设和南水北调是两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它们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这两项工程的实施,势必给江汉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使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遇到问题。 本文着重从土体化学特征和水体循环两大角度出发,探讨江汉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在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江汉平原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1 水环境 就现状而言,江汉平原水环境可谓优良,水资源丰富。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过往江河客水三大部分构成。 江汉平原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年降水比较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500mm之间,从而积蓄了较高的地表水量,按径流深计大体在300-400mm间。且地表水年内有70-85%集中在4-9月,水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但径流量过分集中,导致洪、涝、旱灾害时有发生。 江汉平原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地表水有着直接的联系,比较丰富。但受地貌条件决定,平原区周边地势较高的岗状平原含水较少,平原腹地两江沿岸区较高,地下水模数在10-37万m3/年?Km2。 江汉平原过往河流客水总量庞大,多年来年平均达6338亿m3,为地表水资源量的6-7倍。主要客水源为川水和汉水,其次为湖南洞庭湖水系。其中,川水过往江汉平原的水量为4174亿m3,汉水为332亿m3。 以上表明,江汉平原农业生态优越性首先在于有一个优良的水资源环境,虽然长江和汉水在某些年份造成洪水灾害,但它们在正常情况下对江汉平原区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具有较强的补偿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过沿江闸站利用客水量94.8亿m3,这种补偿措施,基本从水环境方面稳定了江汉平原区的农业生态平衡条件。 1.2 土壤环境 江汉平原为第四纪冲积型平原,土壤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红壤或黄棕壤,母质是更新世堆积的古红土,它们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周缘及垄岗地带;二是全新世形成的冲积-淤积型土壤,如潮土、沼泽土等,也包括现代尚未壤性化冲积层,它们是江汉平原主体分布的土壤类型。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表明,本区不同土壤类型在化学组分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由表1所见,在红壤、黄棕壤分布区,一般为酸性土,表层土壤PH值小于7,最低5.0, 表1 江汉平原不同土壤类型常量元素及部分微量元素表层背景值 元素 灰潮土 棕红壤 黄棕壤 水稻土 湖沼土 K2O 2.871 1.583 1.753 2.079 2.314 Na2O 1.164 0.416 0.71 0.91 0.875 CaO 2.157 0.267 0.395 0.681 1.307 MgO 1.463 0.711 0.928 1.463 1.578 Al2O3 15.462 11.615 12.176 13.835 14.876 TFe2O3 6.516 4.487 4.413 5.702 6.294 SiO2 60.694 75.553 73.793 68.737 63.818 Mn 826.604 517.385 424.859 582.17 690.634 P 775.951 484.889 577.138 655.256 632.512 Zn 104.9 61.581 60.805 78.527 87.971 Mo 0.959 0.759 0.568 0.869 0.855 Cu 40.228 26.221 25.478 29.366 34.201 Zr 222.59 379.535 362.737 307.05 250.549 Co 18.025 15.821 13.627 15.8 16.527 V 134.348 98.046 94.199 112.818 122.719 PH 7.893 5.696 5.499 6.517 7.254 注:表中氧化物含量单位为%,微量元素为m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