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孙卫国:东亚汉籍与中国史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卫国:东亚汉籍与中国史研究

孙卫国:东亚汉籍与中国史研究 最近十余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复旦大学葛兆光和南京大学张伯伟等先生们的 倡导下,掀起了一股新的学术热潮,这就是葛先生所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与 张先生所提倡的“异域之眼”。葛先生重史学,张先生重文学,二者有异曲同工 之妙。研究的视角由西方转向东亚,研究资料则是域外汉籍,研究对象依然还是 中国本身。这是新世纪的新学术取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 东亚汉籍之价值与研究之必要 东亚是一个有别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世界,这是因为它有着自身完全不同的特 点。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 1 代”的理论,指出在公元前800 年至200 年的时期,几乎同时在印度、西方和中 国出现了精神的自觉,涌现了一批伟大的哲学家,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 种基本问题,创立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生活在轴心期三个地区以外的民 族,或与之保持差距,或与之有所接触,被拖入历史。东亚的朝鲜、日本、越南 等就是先后被拖入了以中国为轴心的东亚文明之中。也正因此,东亚世界出现了 完全不同的历史景象,诚如日本学者西嶋定生所言东亚世界的“四大支柱”:汉 字、儒教、佛教和法律系统,构成了东亚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汉字则是最为 基础的“支柱”,正因为有了汉字,流传下来丰富的汉籍,成为东亚世界共同的 财富。亚斯贝斯说:“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 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当我们重新思考 中国学术与历史走向时,尤其是在西方理论和话语冲击之下,我们越来越迷失的 时候,放眼东亚,发现有如此丰富的域外汉籍,几乎还处于我们主流学术关怀之 外,这不仅是我们学术上的失误,也对我们自身的认识上有所局限,因此,域外 汉籍的研究,不仅可以带来新的丰富资料,开阔我们的视野,矫正我们认识上的 偏差,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中国学术引向一个新的时代。 葛兆光先生在《宅兹中国》、张伯伟先生在《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都提到 过,传统的中国是完全“在中国发现历史”,天朝大国的傲慢使得我们无法真正 了解周边的历史,对于自身历史的认识也缺乏一种参照对象,因而不乏片面与偏 见。二十世纪初所建立的现代学术,完全是在西方学术体系下所建立的,西方的 理论既是我们学术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认识结论的评判标准,尽管它有很大的贡 献,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迷失自我的学术。有着共同历史背景的东亚,有着相 似的文化观念,历史中彼此共存,文献中记载着彼此,留存下来丰富的汉籍,不 正是新时代应当大力发展研究的领域吗?把东亚汉籍作为研究的方法,不仅可以 打破“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迷雾,也可以摒弃西方话语的天马行空,从而将中国 学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东亚汉籍与明清史研究 最近十余年来,笔者一直关注明清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和朝鲜的关系问 2 题,不妨以此略作说明。明代发生了一场持续七年的战争 明代抗倭援朝战争 (从1592 年到1599 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乃是近世东亚所发生的第 一场涉及中日韩三国的战争,对于中国历史以及东亚世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 响。有人说正是因为明朝在这场战争中伤筋动骨,战争结束后不到半个世纪就灭 亡了,建州女真乘着这个间隙逐渐强大起来,建立清朝,最终取代明朝,成为入 主中原的新王朝。奇怪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对这场战争的研究非常少, 除了台湾学者李光涛编过《壬辰倭乱史料》和《万历二十三年明朝册封日本考》 等资料性的著作外,其它真正全面系统的学术论著几乎没有。但是在韩国和日本 则有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韩国研究成果甚多,1967 年就出版了李炯锡三卷本 《壬辰战乱史》,全书2000 多页,当时韩国总统朴正熙亲自题写书名,此后专题 研究非常之多,论著不胜枚举不胜枚举。日本研究的著作也十分丰富,以北岛万 次、三鬼清一郎、贯井正之等一批学者为代表,出版了系列论著。即便在西方的 英文世界里,也不时能见到有关这场战争的论著出版。但是中文世界里,能够让 人眼前一亮的著作至今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最近终于有了答案。 事实上,从明朝开始,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与记载就存在问题,中国学术界对这场 战争的认识至今还是模糊不清。 首先,明朝史家从来就没有把这场战争看成是一场国际性的战争,而是把它 看成是与万历年间平定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