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 教案(北师大版).docVIP

(2016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 教案(北师大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春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拣麦穗 教案(北师大版).doc

捡麦穗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2、字词积累 字音 拣麦穗?(suì)??磕(kē)碰??戏谑(xuè)?害臊(sào)?山坳(ào)?蹒跚(pánshān) 词义 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推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第一步:学生阅读课文 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文时,注意圈点、勾画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句子以及让你感悟深刻的句子。 第二步: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后,小组内交流疑难。 第三步:师生精讲点拨。 1、文章重点写谁捡麦穗?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用大量文字写农村姑娘们捡麦穗? 明确:(学生阅读1-10段,教师引导关注第九段) 写农村姑娘的梦想及梦想的破碎,为下文写“我”梦想破碎作铺垫。 2、在你眼中文中的我、卖灶糖老汉是怎样的人?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学生回归文本,抓住人物个性言行,体会人性美) 12段“我看不见田野里的麦穗,却总能看见蝴蝶和蚂蚱” 14段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 16段“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23、24段“你为啥给我做媳妇呢?”“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29段“你别死啊,等着我长大。” 我:天真、可爱、充满稚气、贪吃、贪玩、心地善良 18段老人的外貌描写,25、27、29、35、37段老人的语言、行动 老人:慈祥、充满爱心、无私、博大 3、你怎样理解卖灶糖老汉对小女孩的爱? 教师提示:善于抓住一些出现在开头或结尾的句子,帮助我们理解主旨。 引导学生抓住44自然段,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老人对小女孩的爱是不要求回报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 4、你身边有卖灶糖老汉类似的人吗?讲讲他们的故事。 父母、老师、生活中无偿奉献爱心的人等等。 四、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生精讲点拨。 1、《捡麦穗》《阿长与山海经》中老汉、阿长对小孩子的关爱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 老汉明知小女孩不可能做他媳妇,可老汉至死都一直关爱她。 阿长主动过问、主动给我买来我日思夜想的《山海经》。 共同点:都是没有任何希求的关爱 2、说说阿长、老汉有哪些缺点或不足。两位作者为什么都不把自己感激的人写得更漂亮、更美好一些呢? (学生找出阿长和老人的缺点) 阿长连名字都没有,还有种种缺点和令我不满意之处,阿长黄胖而矮,颈上有疤;卖灶糖老汉一口大黄牙,头剃得像半个葫芦。 明确:一是人物原型可能本就如此。二是形貌不佳、有缺点的人才是生活中常见的真人,才更真实、感人。三是这恰恰使主人公心灵之美更显得动人。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写人时要敢于写出人物的缺点或不足,这样的人物形象才真实、感人,这种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 五、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学习《拣麦穗》,我们一起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我”因为丑陋而无人疼爱,孤苦伶仃的“卖灶糖老汉”却用行动来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感动着我,这份简单的爱却浓烈地影响了“我”的一生,也感染了每一位读者。从文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和向往,也流露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谊的呼唤。但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也永远鲜红透亮,也永远能够感知与珍惜世间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六、板书设计 人性美老汉 朴素的美 真实美阿长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童年絮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