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玩转绥德.pptVIP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学]玩转绥德

走进绥德 一?绥德概况 ?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无定河下游,地处210、307两条国道的交汇处,神延铁路与建设中的太(原)--中(卫)铁路在绥德形成十字交叉,是连接陕、晋、宁、蒙四省的交通枢纽,故名西北“旱码头”。全县总土地面积185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0多人。辖11镇9乡,66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2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3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9.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7%。县城座落于名州镇。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域东西宽50公里,西北长51.8公里。流域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黄河和全市流量最大的无定河及其支流大理河。地貌分为川道区和黄土峁梁状丘陵壑区。无定河、大理河流域为川道区,其它区域地势高亢,梁涧交错,土层深厚,属黄土峁梁状丘陵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7℃,降雨量486mm,无霜期165天。 绥德起源与历史  绥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陕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的美称,古称上郡、绥州。绥德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绥是安抚,德是德泽。绥德者,绥之以德也。单看这个地名,就是不到这个县份,也可以了解到这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更有效地剥削人民,压迫人民,低调子划出的一块“特区”,亦即化外之地,边陲之地,绝非如今巨商富贾云集的“经济特区”。隋末唐初元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改绥州。清道光二十八年,江士松手书“天下名州”四个大字,每字1.5丈,宽1丈,故后名“天下名州”。绥德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陕北交通要冲,东邻黄河与晋通,南接八百里秦川,北经米脂、榆林通达内蒙古,历来为兵家征战、商贾辐辏之地。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秦大将军蒙恬曾驻守此地。 绥德有被称为历史文物“三大宝”的扶苏墓、蒙恬墓和汉画群,有居陕北馆藏之最的商周青铜器,有革命领袖毛泽东转战陕北时居住过的遗址和抗大分校旧址。历史上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汉武巡边都从这里经过是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绥德是陕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全国文化先进县”。 玩转绥德之绥德新“八景” 一、疏属晨曦 二、龙洞清流 三、千狮卧波 四、龙凤呈祥 五、合龙笔会 六、凿石长廊 七、蕲王出征 八、汉画像石 一、疏属晨曦 疏属山,座落于古城中心,大理、无定两河之间,山势挺拔,形如龙腾凤展,岌岌峨冠(亦称峨峁),因传说山上葬有贰负(天神)之尸而名闻遐迩,早在战国时期就被名著《山海经》所选载。山巅有扶苏墓、扶苏祠,冢峰高崛,祠庙典雅。天鸡唱晓,红霞满天,峦峰尽染,紫气撩绕,天色山影,倒映理河,秀山碧水,辉映古城。 ——疏属山 ——秦太子扶苏墓 ——呜咽泉 相传为扶苏赐死处 ——秦将军蒙恬墓 扶苏-事迹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谏父皇焚书坑儒而被贬往上郡监蒙恬军。始皇驾崩后,少子胡亥与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勾结合谋,欲篡皇位。假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捏造扶苏、蒙恬之罪,并赐其死。 扶苏接诏,见父皇所斥之罪均属乌有,都是偏听奸佞小人之谗言。但父皇之令,不敢违抗。扶苏万分痛恨小人弄权,更加忧虑秦室江山社稷。据传说,扶苏随即上马出城,任马信步而行。正行之间,马停步不前,扶苏举头望去,眼前石壁高耸,挡住去路。观之,乃城东五里卢家湾石壁。细思之,石壁挡道,乃“逼”我自尽也,此乃天意所为。于是下马跪于石壁前,禁不住悲从心来,放声痛哭。三天三夜,越哭越悲,泪干而泣血,声竭而呜咽。忽然,石壁上淌出数股泪滴般泉水,滴流而下,其声似呜咽。扶苏见状,知是天地山川为之悲恸,当即拔剑自刎。 扶苏死后,葬于城内疏属山顶,后人建祠敬奉。卢家湾石壁之泉则长年流淌,其声呜咽,终岁不绝。后人改卢家湾为“呜咽泉”,以示怀念。 二、龙洞清流 古城东北,龙湾村石砭,有岩似龙,长二丈余,伏于石洞,张口欲啸,有清泉从龙口喷出,清澈晶亮,如飞珠撒玉,注入石池。泉下建有龙神祠和戏楼,摩崖石刻遍布泉边石壁,再下为宽敞、气派的龙湾开发区新街。此泉不仅景观奇妙,且带有神话色采。相传汉“飞将军”李广领兵到此,将士千渴难耐,李广梦中,汉高祖示其洞中有水,醒后视之果见其泉,因此泉为真龙天子所赐,故名“龙泉”,饮此水可驱百病。传说龙神祠所供龙神极为灵验,宋徽宗皇帝特封此龙为“渊静候”,以别一般龙神,四时香火不绝。此泉因风景秀丽,来历奇特而声名远播,为绥德“八景”之—。有诗云:雉蝶连云古绥州,石洞龙泉名千秋。 摩崖石刻 绥德龙湾摩崖石刻碑记 无定河流淌岁月,上郡邑延续人文。 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遥远自黄帝掬饮理水,宿居疏属山;迫近至开国领袖挥毫,寄情绥州作。时空中北祖真武诞此,蕲王世忠乡籍;更留有扶苏监军,蒙恬屯戍事;李广射虎,赵煜斩蛟声;昭君出塞,文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