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远古华夏文明.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远古华夏文明

国学? 关于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国学分类: 学科: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思想: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儒道释;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绪论 远古文化与文学 人类文化最早迹象大约可追溯到300万年前 约4万年前,人类穿起衣服,建造简易房屋 约1.2万年后,人类开始生产自己的食物 4千年前,动物驯养和农作物栽培已非常广泛 大约5千年前,国家政治实体开始形成 一、远古文明 除著名“北京人”(约50万年前),考古工作者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都发现比“北京人”或早或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或活动遗迹。    旧石器时代,人类尚处于蒙昧野蛮的阶段。同民族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的,是大约始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文化。 远古传说: “三皇”、“五帝” ——传说 夏、商、周三代 夏:传说禹儿子启以子继父,改变领袖由公众推举惯例,标志国家产生 中国文化多元性 中国文化起源是多元的 黄河流域文化占主导地位   新石器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族群、邦国之间,为了夺取土地、人口、财富,不断发生战争,导致相互兼并和国家机器的成熟。 这个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来得剧烈。 古代南方,气候湿热,多山林湖泽,天然物产相当丰富,维持生存比较容易。 分散的自然群落,便得以在长时期中维持下去。 楚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但始终保持自身强烈的文化特征: 巫教盛行 北方黄土高原和黄淮平原,需要把分散的人群凝聚为强大的群体,以展开生存竞争。 上古大规模战争,如炎帝与黄帝,黄帝与蚩尤,商汤伐夏桀,周武伐商纣等等,多发生于北方。 商、周作为有信史可征的王朝,都是兴起于黄河流域。    产生最早的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的思想学说、礼仪制度、文化机构。 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商、周的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的文化要早熟得多;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其影响也更大。 商起初是黄河下游的部族,约公元前16世纪,即传说中商汤伐夏桀以后,成为华北诸邦国之长,到公元前11世纪为周所取代。它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商文化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文字的使用。 对鬼神的信仰和对祖先亡灵的崇拜,是原始人类最普遍的意识。 商文化就是把这种原始意识转用来维护统治者的权威和统治秩序,成为最初的因而也是相当简陋的国家意识形态。    周 周先是活动于泾水、渭水流域的部族。后沿黄河向东扩展,武王伐纣代商。初定都镐京(西安),史称西周。 后因西戎压迫,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两个阶段,周元王元年(前475)以前,称“春秋”,后称“战国”。 周王朝重视利用宗法纽带维系王室与同姓邦国、姻戚邦国之间关系,其意识形态中,祖先崇拜、祭祖仍有重要意义。 同商代比较,祖先神已不再是人间权力唯一来源、人间是非的最高裁判和祸福的直接施予者。    周文化中,最高主宰称 “帝”、“上帝” 、“天”。它是超越所有宗族的无上权威。它不像商人的“帝”那样,随时参与人间的活动,而是高高在上,监察下方,授“天命”给人间合适的统治者,并在必要时改变“天命”。“天命”的授受,取决于统治者的德行。 “天” 近似于宗教神,被抽象化了,成为道德与公正的化身。而人本身的行为,有了更大的决定意义。    传统社会一个思想基础:天人合德 商:王权代表神权,神权庇护王权 周:文武革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汉:董仲舒——天人感应 宋明:天人同德,民胞物与 ——天为德本,法天立道 《易传·文言》 :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 。 《易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氤氲,万物化生,人和万物一样是秉受了天地之大德而生,因而天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神依赖逐渐减少,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准则变得更重要——“礼”。 商代,礼只是祭祀礼节,相传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则包含政治制度、典礼仪式、伦理规范等多种内涵。 通过礼,周文化在多方面摆脱原始宗教的力量,运用理性的政治手段和道德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确立等级秩序。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社会关系: 人伦物理 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个人为中心 自然关系:家——封建:族、国、天下;乡党、宗教团体、江湖结社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周王权威——象征性表述。 相传商有三千余国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