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研讨会在清华召开.docVIP

第二届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研讨会在清华召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第二届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近日,第二届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召开,主要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展开讨论。来自住建部城建司、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领导与专家、环保公益组织代表、分类收集试点社区代表等约150人与会,通过报告与讨论方式,交流经验,剖析问题,凝聚共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事业的进步。   垃圾分类成效甚微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其源头减量、高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重要基础,是环境领域公众关注度最高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各大城市着力推进的市政建设与环卫管理重点工作。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苏州等城市结合各自城市的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可是类似西方的正规垃圾分类收集至今成效甚微,清华大学教授聂永丰在研讨会上称。   建设部10年前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厦门、深圳、杭州、桂林推进的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并未取得真正进展,聂永丰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大量真正可回收废品在垃圾投放前已被产生者回收,投放进入环卫系统垃圾物流可回收物很少,可分性很低;分类过细、分类名称过于专业化,参与分类收集的市民难以掌握,做到难正确投放。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无处消纳,即使有消纳渠道,收运部门也难以承担昂贵的处置费用;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不能及时跟进,严重挫伤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即使正规垃圾分类收集取得真正进展,也不会对垃圾减量产生明显作用,聂永丰说。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策略   谈及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策略,聂永丰指出要借鉴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管理的经验,制定清晰的垃圾管理战略和处理技术路线。   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在不断探索基础上所确定的垃圾管理战略是: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垃圾的产生,尽可能对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尽可能提高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垃圾填埋量/禁止原生垃圾直接填埋。   在这一战略框架下,各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因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生活垃圾成分和性质等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别。   与发达国家垃圾相比,我国垃圾特最明显的差异是:由于由于大量真正可回收废品在垃圾投放前已被产生者回收,剩余生活垃圾的可回收物不多,但可降解有机物和水分含量很高,致使我国垃圾难以处理。   垃圾的高可降解有机物和水分含量源于厨余的高含水率(85-90%),采用简易方法将厨余所含水分降低几个百分点,就可以明显使垃圾减量并降低其含水率。从长远看,推行干湿分类收集,单独收集降低含水率的厨余,可以通过生物处理实现其资源化。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研讨会定位为学术性、专业性、建设性、公益性、民间性、开放性,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针对固体废物管理领域一个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近日,第二屆可持續的固體廢物管理研討會在清華大學環境節能樓召開,主要圍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展開討論。來自住建部城建司、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主管部門以及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領導與專傢、環保公益組織代表、分類收集試點社區代表等約150人與會,通過報告與討論方式,交流經驗,剖析問題,凝聚共識,推動生活垃圾分類事業的進步。   垃圾分類成效甚微   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是其源頭減量、高效利用和安全處置的重要基礎,是環境領域公眾關註度最高的熱點問題之一,也是國內各大城市著力推進的市政建設與環衛管理重點工作。   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蘇州等城市結合各自城市的實際,開展瞭各具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可是類似西方的正規垃圾分類收集至今成效甚微,清華大學教授聶永豐在研討會上稱。   建設部10年前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廈門、深圳、杭州、桂林推進的垃圾分類收集試點並未取得真正進展,聶永豐認為,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由於大量真正可回收廢品在垃圾投放前已被產生者回收,投放進入環衛系統垃圾物流可回收物很少,可分性很低;分類過細、分類名稱過於專業化,參與分類收集的市民難以掌握,做到難正確投放。日光燈管等有害垃圾無處消納,即使有消納渠道,收運部門也難以承擔昂貴的處置費用;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理不能及時跟進,嚴重挫傷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即使正規垃圾分類收集取得真正進展,也不會對垃圾減量產生明顯作用,聶永豐說。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策略   談及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策略,聶永豐指出要借鑒發達國傢垃圾分類管理的經驗,制定清晰的垃圾管理戰略和處理技術路線。   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傢在不斷探索基礎上所確定的垃圾管理戰略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