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损伤的影象学诊断与功能评价-于明琨20100508北京.ppt

脑干损伤的影象学诊断与功能评价-于明琨20100508北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干损伤的影象学诊断与功能评价-于明琨20100508北京

脑干损伤的影像学诊断与功能评价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于明琨 (e-mail:yumingkun01@163.com) 研 究 现 状 创伤性脑干损伤(Brianstem injury BSI)病情重,死亡率高 急性期诊断:主要靠神经体格检查 缺乏客观诊断依据 对患者的伤情及预后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 影象诊断: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具特征性 神经电生理学诊断与功能评价:神经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 EP) 脑干损伤的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去皮层或去大脑强直状态。 眼征(瞳孔和眼球变化):瞳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且不规则,眼球偏斜或眼球分离。 病理反射阳性:肌张力高,交叉瘫或四肢瘫。 生命体征改变:呼吸循环紊乱或衰竭,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 内脏症状: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 辅助检查 腰椎穿刺:血性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 头颅CT扫描:脑干点片状高密度区,脑干肿大。脚间池、桥池、四叠体池及第四脑室受压或闭塞。 头颅及上颈段MRI扫描:确诊。明确伤灶部位与范围。 脑干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延长或分化不良。 各部位脑干损伤的特殊表现 中脑损伤:瞳孔大小、形态多变且不规则,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眼球固定,四肢肌张力增高。损伤在红核以上呈去皮层强直。 桥脑损伤: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同向偏斜或眼球不在同一轴线上。损伤累及红核和前庭核间,呈去大脑强直痉挛。 延髓损伤:突出表现为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呼吸不规则、潮式呼吸或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或心搏骤停等。 严重脑干损伤预后预测指标探讨 脑干损伤机制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干损伤的影像学研究 颅骨X线片 头颅CT 头颅MRI 脑MRS DTI MR SPECT PET 脑干损伤的CT研究 创伤后首选检查:后颅窝CT摄片伪影干扰较大,分辨率较差,对脑干损伤诊断较困难。但有时CT也可能是BSI可选择的唯一影像学检查。 主要对合并损伤作出判断:幕上、下脑挫裂伤或血肿,脑中线部位的白质是否有挫裂伤灶。 CT检查虽然不能显示细微的脑干挫裂伤改变,但有时也能看到脑干损伤区的点片状高密度影像,提示脑干部是否有挫裂伤、出血灶。 利用头颅CT观察脑干周围脑室、脑池的变化,如环池和四叠体池变化、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等异常形态,推测脑干损伤的情况。 CT扫描必须与脑干的轴相垂直才能充分显示病变的全貌。由于脑干损伤出血总是沿神经纤维的走向延伸,并非朝向脑干的侧方横向扩散。 头颅CT发现明显的脑干损伤,预后绝大多数为死亡或者植物生存 脑干损伤的CT诊断分类 弥漫损伤Ⅰ型 –CT上未见颅内灶 弥漫损伤 Ⅱ型–环池存在,中线移位0-5毫米,和/或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 弥漫损伤 Ⅲ型 –环池受压或消失,中线移位0-5毫米,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 弥漫损伤 Ⅳ型–中线移位>5毫米,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 清除占位病灶–任何经手术清除的病灶 未清除占位病灶–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未手术清除 脑干损伤的CT诊断分类 弥漫损伤Ⅰ型 –CT上未见颅内灶 脑干损伤的CT诊断分类 弥漫损伤 Ⅱ型–环池存在,中线移位0-5毫米,和/或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 脑干损伤的CT诊断分类 弥漫损伤 Ⅲ型 –环池受压或消失,中线移位0-5毫米,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 脑干损伤的CT诊断分类 弥漫损伤 Ⅳ型–中线移位>5毫米,高或混杂密度病灶<25毫升 脑干损伤的MRI研究 MRI可显示有无脑干损伤及判断损伤的部位与程度,为目前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检查时机 -能否在创伤早期进行? 首次MR从3天内到数周都有,病情允许即可行MR检查 2001年Firsching R等(Acta Neurochir(Wien) 2001;143:263-271)研究了102例持续昏迷超过24小时的患者,伤后8天内行MRI检查。随访3个月-3年,平均22月。根据MRI脑干损伤情况将重型脑外伤分为Ⅰ-Ⅳ级 分级 MRI所见 良好/中残率% 死亡率% Ⅰ 脑干未见损伤 仅大脑半球损伤 80% 14% Ⅱ 脑干任一平面单侧损伤(伴或不伴幕上损伤灶) 63% 23% Ⅲ 中脑双侧损伤灶(伴或不伴幕上损伤灶) 17% 24% Ⅳ 桥脑双侧损伤灶(伴或不伴幕上损伤灶) 0 100% 2007 年Mannio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