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理论全套课件,课程设计,实验指导第2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方框图化简的几个基本概念: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假设N(s)=0 ,打开反馈后,输入端对应比较器输出 E(s) 到输出端输出 C(s) 所有传递函数的乘积,记为 G(s)。 反馈通道传递函数:假设N(s)=0,输出 C(s) 到 输入端比较器的反馈信号 B(s) 之间的所有传递函数之乘积,记为 H(s)。 开环传递函数Open-loop Transfer Function:假设N(s)=0,反馈引入点断开时,输入端对应比较器输出 E(s) 到输入端对应的比较器的反馈信号 B(s) 之间所有传递函数的乘积,记为GK(s), GK(s)=G(s)H(s) 闭环传递函数 Closed-loop Transfer Function:假设N(s)=0,输出信号C(s)与输入信号R(s)之比。 误差传递函数:假设N(s)=0,误差信号E(s)与输入信号R(s) 之比 。 (1)考虑负载效应分别列写系统各元部件的微分方程或传递函数,并将它们用方框表示。 (2)根据各元部件的信号流向,用信号线依次将各方块连接起来,便可得到系统的框图。 系统框图也是系统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示。 框图的绘制 方框图等效变换(Block Diagram Reduction) 1. 变换原则(principia of reduction) (1)变换前后前向通道中的传递函数乘积保持不变; (2)变换前后回路中的传递函数乘积保持不变; 2. 等效变换规则(Rules) ①串联 ②并联 ③反馈 ④取出点(分支点)前移 ⑤取出点(分支点)后移 ⑥汇合点(相加点)前移 ⑦汇合点(相加点)后移 ⑧汇合点(相加点) 变位 等效变换规则(Rules) ④取出点(分支点)前移 ⑤取出点(分支点)后移 G1 G2 G3 G1 G2 G3/G2 G1 G2 G3 G1 G2 G2G3 等效变换规 ⑥汇合点(相加点)前移 ⑦汇合点(相加点)后移 G1 G2 G3 G1 G2 G2G3 G1 G2 G3/G1 G1 G2 G3 等效变换规则 ⑧汇合点变位 x1 x2 x3 x4 x1 x3 x2 x4 x2 x3 x1 x4 x2 x3 x1 x4 Example1: Simplify the diagram C(s) R(s) Example2: Simplify the diagram - c a d G2 G6 - G4 G5 G3 b R(s) G1 G7 - 思路1:b 移至 a 前,b a 交换 思路2: a 移至 b后, a b交换 思路3: c前移 G1G2G3G4 1+G1G2G3G4G7+G3G4G5+G2G3G6 R(s) C(s) Example3:扰动传递函数 把系统输入量以外的作用信号均称之为扰动信号。 设扰动信号N(s)=0 设输入量R(s)=0 当R(s)、 N(s)同时作用时: Exercise1:Simply Diagram G1 G3 G2 H1 向同类移动 H3 Exercise2: G1 G4 H3 G2 G3 H1 作用分解 G1 G4 G2 G3 H3 H1 H1 2.7 信号流图(Signal-Flow Graphs) 2.7.1 定义(definition) 信号流图(SFG)---是将线性代数方程组用图形表达的一种方法。 设一组线性方程式如下: 信流图的表示形式 2.7.2常用术语(terms) 节点(Node)-----------表示变量或信号的点 输入节点(源节点)(Input Node, Source) ———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 输出节点(汇节点)(Output Node, Sink) -----只有输入支路的节点 混合节点(Mix Node) -----既有输出又有输入支路的节点 支路(Branch)-----------两节点间的线段 出支路(outflow Branch)离开节点的支路 入支路(ingoing Branch)指向节点的支路 通道(Path)-----------沿支路形成的路径 开通路(open path) ------与任一节点相交不多与一次 闭通路(closed path,Loop) ------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为同一节点,且与其它节点相交不多于一次。 前向通路(Forward path) -----从输入至输出的开通路 不接触回路( Nontouching loop) -----没有公共节点的回路 增益(Gain) 支路增益(Branch Gain)-----两节点间的增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