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果树害虫防治学 第一节落叶果树害螨类.docVIP

第一章果树害虫防治学 第一节落叶果树害螨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果树害虫防治学 第一节落叶果树害螨类

第一章:果树害虫防治学 第一节:落叶果树害螨类 一、螨类简介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中的蜱螨亚纲,已知种类近5万种,为微小或小型的种类,很多种类肉眼看不见。螨在农业上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动物,有的是重要的害虫,如红蜘蛛类,而有的是害虫天敌,如植绥螨,还有的是卫生害虫。螨类与昆虫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区别: 1、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和腹之分。 2、无翅、复眼和触角,仅1—2对单眼。 3、具4对足。 4、卵—幼螨—若螨—成螨。 (一)、形态特征 1、体段的划分 螨的体躯可分为两个躯段:颚体(Gnathosoma) 和躯体(Idiosoma) 。颚体相当于昆虫的头部,着生有一对螯肢和一对须肢和其他部分。躯体又可再分为着生四对足的足体和体后部的末体 (Opisthosoma ),足体部分又可再分为前足体(Propodosoma) 和后足体(Metapodosoma)。一般在前后足体之间具一条清晰的横沟,而其他则无明显的界限。颚体与前足体合称前半体(Proterosoma) ,余者称后半体(Hysterosoma) 。 2、颚体 (1)、螯肢 (Chelicera) 具有一对螯肢,相当于昆虫的咀嚼式口器,其由2—3节,多数为3节组成,基节和两个端节,它的作用是抓取与搞碎食物。螯肢的基节相当于足的转节;两个端节中不可动的一节叫定趾(Fixed digit),是由股节、膝节、胫节和跗节组成的复合体;可动的一节是动趾(Movable digit) ,是由趾节(爪)特化而成。在定趾上,常具有趾钳毛,如植绥螨为一根。在叶螨中,螯肢高度特化,其左右螯肢的基节相互愈合变为一个心圆形的口针鞘(Stylophose) (颚刺器),定趾退化,而动趾变为两根细长的口针 (Stylit)(颚刺),不用时口针缩入口针鞘中。 (2)、须肢(Palpus) 须肢一对,位于螯肢的下后方,口的两侧,它的作用是感觉食物的味道和帮助进食。在叶螨科其由5节组成,其第4节(胫节)形成一个胫节爪;其第5节(跗节)具6-7根刚毛,其中3根刚毛状的触毛,4根感毛,分别为端感器、背感器和2根刺状毛。其胫节的坚爪与侧腹面的跗节形成拇爪复合体(拇指与食指的相对位置)。在细须螨科,须肢1-5节,无拇爪复合体,但在顶端生有粘毛。在植绥螨科具有附属于跗节的叉状毛,其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须肢的基节组成颚体的颚基。 (3)口下板(Hypstoma) 位于螯肢与须肢下方,为一极薄的骨片,须用相差显微镜方可看到,其上一般具2根口下毛。 (4)口上板(口盖)(Epistom) 位于颚体中央背面,为一膜质物,顶端具喙(Rostrum),其形状各异,有些类群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如恙螨。 3、躯体 (1)毛:螨体毛有刚毛状,扁铲状。体上的毛,尤其是躯体背面、腹面上的毛,其排列形式和数量是重要的分类特征。 (2)气门:大多数螨在躯体上有气门。叶螨总科的气门位于前足体,故而属于前气门亚目。由气门向前延伸的沟叫气门沟,或叫气门器(Peritreme) 。叶螨的气门器呈“M”形,其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3)足:具4对足,但幼螨具3对足,瘿螨具2对足。足分为基、转、腿、膝、胫和跗节6节。在跗节上具一对爪和一个爪间突。在叶螨科中的叶螨亚科,爪退化呈垫状,其端部具2根长形的粘毛。在叶螨属,爪间突三裂或多支状;在全爪螨属呈爪状,爪下具3条垂直于爪间突的针状毛。在第一和第二对足的胫节和跗节上,有的科具有一大一小的一对双毛,分别叫大的为前毛,小的叫后毛,主要见于叶螨科中。 (4)肛门:一般位于腹面末端,但也有的位于身体的背面,例如麦圆红蜘蛛。 (二)、分类学 蜱螨亚纲分两个目七个亚目。 第一个目是寄螨目(Prarsitiformes )。其仅具一种刚毛,即无光毛质,又叫单毛群,须肢跗节上具趾节(杈毛)。本目分两个亚目,其中蜱亚目的口下板坚硬带钩,用于将身体固定在寄主身体上。第二个亚目为革螨亚目,体无上述构造,其中重要的是植绥螨科,它的须肢跗节上具有杈状毛,口器咀嚼式,雄虫的螯肢上的动趾特化为导精趾。在两性中,其定趾内侧具有钳齿毛。其气门位于身体的中部,属于中气门类。气门沟由前可一直伸到第四对足的基部。植绥螨是重要的天敌。 第二个目是真螨目(Acariformes ):又叫复毛类,体上除无光毛质的感棒外,还具有有光毛质的真正的刚毛。须肢上无趾节,即无爪。本目与农业有关的为辐螨亚目(Actinedida )。 1、叶螨总科Tetranychiodea 本总科口器刺吸式,口针发达,具四对足,前气门,多数科具拇爪复合体。 (1)、叶螨科Tetrangchidae 体椭圆形或半圆形,须肢长,5节,具拇爪复合体,第一和第二对足上具双毛。该科重要的有3个属。 A、苔螨属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