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建庚.习水丹霞地貌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
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
陈建庚 许丽君 邓宝昆
(贵州教育学院地理系 贵阳 550003)
刘维凤 李 俊 郭钧华 郭俊源
(习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贵州习水 564600)
提 要 该文探讨了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大面积分布的白垩系红层、丹霞地貌发
育的构造岩性和外营力作用,以及独特的丹霞景观和成因。并论述了丹霞地貌背景下保存完好
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生态环境。丹崖绿海成为保护区自然风光的鲜明特色,是人们回归大
自然,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还对习水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初步构想。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生态旅游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
1 前言
习水自然保护区位于黔北习水县的西北部,与四川江津、合江、古蔺及贵州赤水市交界。经纬度位置为:105°50′E~106°23′E,28°07′N~28°34′N。政区上包括大坡、三岔河、程寨、东皇、土城及同明等六个乡镇的部份地区,总面积48666ha,划分为三岔河、大白塘、长嵌及小坝四个片区(图1)。
图1 习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图
习水自然保护区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中上统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红色岩系,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坡陡谷深的中山峡谷地貌,在相应的水热条件下,森林覆盖率达89.16%,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1991—1992年省林业厅组织了对该地区的综合考察,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崖赤峰林海是习水保护区最鲜明的特色和自然生态景观,它不仅有保存完好的众多的生物种群,是十分珍贵的生物基因库和自然遗产,也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本文着重研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和特点,以及生态旅游的开发,以期对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 地质背景
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地台的两个不同构造单元,即黔北台隆与四川台坳的交接处。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使黔北台隆大幅度褶皱上升,但受到四川台坳硬性地块的影响,使之围绕盆地的构造呈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S形弯曲,东南侧相继有习水背斜和桑木场背斜,出露三迭系至震旦系各时代地层(缺失D,C),四川台坳以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系嘉定群南缘为界与黔北台隆分开。四川台坳在晚三迭世至晚白垩世期间一直处于大型内陆盆地环境,沉积了上千米厚的含煤组合及红层组合,至老第三纪始新世晚期,省内四川台坳发生轻微褶皱,岩层产状平缓。
保护区内主要出露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侏罗系中上统分布于三岔、程寨、长坝与土城一带。据铜鼓溪剖面,岩性中以长石砂岩为主的地层厚236.9m,占总地层厚度的16.7%,砂、泥、页岩互层厚452.3m,占总地层厚的32%,而以泥页岩为主的地层厚722.0m,占总地层厚的51.30%。总的来看,区内出露的侏罗系地层,泥页岩所占比重大岩性松软,抗风化力弱,地貌上表现为低缓丘陵。而上白垩嘉定群主要为砖红色砂岩,间夹紫红色粉砂岩、泥岩
组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间
断性旋回,岩性比较单一
与下伏蓬莱镇组(J3P)呈假
整合接触( 图2),残留厚
度520-900m,兹引保护区
内小桥林场剖面(贵州区,
调队1∶20万桐梓幅资料): 图2 习水小桥林场嘉定群剖面略图
嘉定群 894m
第二段 659m
17.砖红色中—厚层中粒岩屑长石石英(1∶7)砂岩,夹泥质团块和透镜状泥岩。 45m
16.紫红—砖红色粉—细粒含岩屑长石石英(1∶2∶7)砂岩,及泥质粉砂岩。 73m
15.砖红色厚层、中薄层细—中粒具波痕、龟裂纹铁质钙质长石石英(约2∶7)砂岩。 85m
14.砖红色块状细粒长石石英(1∶7)砂岩 256m
13.砖红—鲜红色泥岩与细粒长石石英(1∶4)砂岩互层。 41m
12.砖红—鲜红色块状细粒钙质长石石英砂岩。 36m
11.砖红—鲜红色粉砂泥岩与钙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互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