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经典电影鉴赏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 lidaoxin@263.net 李道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韦 朋 电影艺术的魅力:西方经典电影赏析 韦朋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美学学会、内蒙古作家协会、内蒙古通俗文艺家协会会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专业硕士 2005年自治区最高文学奖“索龙嘎”奖获得者 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 电影是什么? 电影的媒介材料:光波、声波。 电影的纪录本性:1、电影纪录的精确性使观众把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当作是那个事件发生过程的实际纪录。2、电影的纪录扩大了人的感知经验。通过电影,人对自己的感知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发现自己对“看”特别有兴趣,人对自己看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想看就是想观察自己的思想活动。在娱乐片中则把这种看的愿望发展为窥视。 电影是什么? 电影:看的行为 电影的发明实际上是发明了一个摄影机眼睛和录音机耳朵。 电影的表现形式不外两种:1、引起人们去注意画框内的东西,即Look。2、让银幕世界自己发生,其内容自然吸引人们的注意,即See。这个问题也就是关于摄影机是旁观者、参与者还是独裁者的问题。 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什么? 电影:幻觉 电影是创造运动幻觉的机器,它创造的是现实的幻觉,但不是现实本身。 我们看到的是平面,但我们想到的是距离。 银幕上的视觉形象不是在银幕上完成的,而是在观众的脑海中完成的心理活动。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认为人的感知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他所感觉到的光波刺激变成可辨认的形式或形态。 电影是什么? 电影所创造的幻觉依靠接受着自身的生理—心理机制的自愿认同。人的思维不能无视银幕影像所提供的富于诱导性的运动幻觉,因为这是不由自主的生理—心理效应。 看电影需要视听思维:立体的空间+时间=视听的运动。在电影中过分强调文字(解说词、字幕、对话)是违反瞬息的运动的媒介的规律的。 电影艺术的魅力:西方经典电影赏析 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象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现在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电影。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堕落中的世界来说,这也许是最后一种重要的抵抗形式了。 ——【希腊】赛奥佐罗斯·安哲鲁普洛斯 电影是不是艺术? 瓦尔特·本亚明指出:“电影机械使它有可能无限地制造幻觉空间,而不像戏剧那样只拥有有限假定性空间。” 电影是不是艺术? 赫拉克里特、亚里斯多德说:“艺术是自然的模仿。 达·芬奇说:艺术是自然的镜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说:艺术是生活的再现。 科林伍德说;艺术是表现自己情感的想象性活动或想象性经验。 克罗奇说:艺术是抒情的直觉。 马蒂斯说:艺术是心灵的创造。 弗罗伊德说:艺术是白日梦,是婴儿性欲本能的表现。 黑格尔说: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柏拉图说:艺术是理念的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 阿恩海姆说:艺术是视知觉经验中的异质同构。 电影艺术的魅力:西方经典电影赏析 新闻垄断是中国对各行各业垄断的最后堡垒,而中央电视台(CCTV)作为第一垄断媒体,不仅垄断了意识形态,扭曲了中国百姓知情权,在国内报道上报喜不报忧,在国际报道上报忧不报喜,还垄断了文化产业,在俊男靓女、轻歌曼舞的掩护下,不知吞噬了多少社会财富,成为中国媒体最大的暴发户。这个靠权力和垄断生存的怪兽,却装腔做势,对百姓指手划脚。事实是无情的,元宵节夜晚的一把火,照出了央视的自私、伪善、丑陋和无耻。然而,任凭百姓讽刺挖苦,央视更多丑闻却被掩盖起来…… 电影是不是艺术? 爱因海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一书中说:“拥护这种观点的人援用绘画的原理来进行辩解。就绘画而言,从现实到画面的途径是从画家的眼睛和神经系统,经过画家的手,最后还要经过画笔才能在画布上留下痕迹,这个过程不像照相的过程那么机械,因为照相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由一套透镜所吸收,然后被投射到感光版上,引起化学变化。”这些人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艺术作品不单纯是对现实的模仿或者有选择的复制,而是将观察到的特征纳入某一特定手段所规定的形式的结果。还有一点就是电影是机械技术和商业利益的产物而非人类心灵的表现,不能表现心灵的不是艺术。 电影是不是艺术? “上镜头性”: 是20年代法国流行的时髦词眼儿,卡努杜创造,先锋派重要用语。1920年,路易?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探讨电影的艺术特征,阐述其涵义:“正是电影和照相术的和谐结合”;⒂就是要利用照相术来达到揭示事物的内在精神和诗意的目的;强调是那种能透过事物的照相式外观而显示其内在神韵和诗意的电影美学特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