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结构5金属晶体离子晶体
【10】 【11】 【13】 【14】 【16】 Ex6 体心立方的冰 金刚石晶胞 白硅石(SiO2)晶胞 * §4.6 金属晶体 一、金属键: 金属的特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金属光泽...... 金属的改性共价键理论 金属离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 二、金属单质的晶体结构 金属单质晶体结构比较简单, 这与金属键密切相关: 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大多数金属元素按照等径圆球密堆积的几何方式构成金属单质晶体。 主要有立方面心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和立方体心密堆积三种类型。 1.立方体心密堆积(A2) 立方体心(cI) 空间利用率 空间利用率=晶胞中原子总体积 / 晶胞体积 立方体心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 2.六方最密堆积(hcp,A3) B B B C C C B B B C C C B B B C C C ABABAB...... ABCABCABC......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 配位情况 六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 2r 晶胞的高: 晶胞底面积: 晶胞体积: 每个晶胞净含2个原子 空间利用率=74.05% 3.立方面心最密堆积(ccp,A1) 立方面心最密堆积的晶胞 立方面心(cF) 立方面心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 这是等径圆球密堆积所能达到的最高利用率,所以A1堆积是最密堆积. A1与A3堆积中的空隙 空隙的类型: A3中球数、八面体空隙数与四面体空隙数的比例 六方堆积中的空隙 每参与形成八面体1次, 就对应着1/6个八面体。一个球共参与6次, 故对应着6×1/6=1 个八面体空隙。 每参与形成四面体1次, 就对应着1/4个四面体。一个球共参与8次, 故对应着8×1/4=2 个四面体空隙。 结论: A3堆积中球数:八面体空隙数:四面体空隙数=1:1:2 A1堆积中的空隙 金属晶体堆积方式 §4.7 离子晶体 一、离子 1.离子电荷 形式电荷和有效电荷 Na+ Ag+ 2.离子构型 离子的电子层构型 2e:Li+ Be2+ 8e:Na+ Mg2+ 18e:Cu+ Ag+ Zn2+ Sn4+ 9-17e:Cr3+ Fe2+ Fe3+ (18+2)e:Sn2+ Pb2+ (次外层18个,最外层2个电子) 在离子电荷和离子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离子构型不同,正离子的有效电荷强弱不同: 8e9-17e18e或(18+2)e 3.离子半径 离子可近似地看作具有一定半径的弹性球。 同号离子相互排斥. 异号离子虽然相互吸引,但也只能接近到一定距离,因为正负离子都有电子云,具有近程排斥作用。 这个距离就是离子键的平衡键长。 核间的平衡距离等于两个互相接触的球形离子的半径之和,但如何划分成正负离子半径则有几种不同的方案。此外,离子半径的数值也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并非一成不变。 4.离子键键能 拆开1 mol 气态“离子键分子”得到气态中性原子所需要的能量。 (也能描述为两个气态中性原子结合生成气态“离子键分子”时所放出的能量。) 5.晶格能 晶格能是指在0K时l mo1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而不是正负离子总共为l mo1),由相互远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也称点阵能。 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电荷、离子核间距等因素有关,也与离子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有关。 晶格能越大,表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越稳定。一般而言,晶格能越高,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晶格能大小还影响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热等性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离子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热不但与晶体中离子克服晶格能进入水中吸收的能量有关,还与进入水中的离子发生水合时放出的能量有关。 某些离子晶体的晶格能以及晶体中的离子电荷、核间距、晶体的熔点、硬度 AB型 离子晶体 最短核间距ro/pm 晶格能 U/kJ·mol–1 熔点 m.p./oC 摩氏 硬度 NaF 231 923 993 3.2 NaCl 282 786 801 2.5 NaBr 298 747 747 2.5 NaI 323 704 661 2.5 MgO 210 3791 2852 6.5 CaO 240 3401 2614 4.5 SrO 257 3223 2430 3.5 BaO 256 3054 1918 3.3 波恩-哈伯循环(Born-Haber cycle) Na+(g) + Cl-(g) NaCl(s) Na(g) Cl(g) 电离能 电子亲合能 Na(s)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