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气液相反应过程与反应器201305
第八章 气液相反应过程与反应器 胡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专业 内容提要 8.1 概述 8.2 气液反应动力学(重点) 8.3 气液反应器 8.1 概述 气液反应过程: 气相中组分必须进入液相中才能进行反应的过程 气相+气相 气相+液相 至少有一反应组分是气相,反应在液相中进行,气相无反应。 8.1.1 气液反应步骤 物理吸收过程: 8.2 气液反应动力学 8.2.1 气液反应过程的基础方程 8.2.3 慢反应过程 8.2.4 中速反应过程 8.2.5 快速反应过程 8.2.6 瞬时反应过程 求解: 临界浓度CBL0 6.2.7 气液反应过程的重要参数 8.3 气液反应器 2. 有利于提高反应选择性 对于多重反应,选择的反应器要有利于主反应,而要抑制副反应。例如对于平行反应,主反应快而副反应慢,则要选择储液量较少的反应器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4.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 气液反应大部分是放热反应,如何排除反应热控制好操作温度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板式塔可以安置冷却盘管,但在填料塔中,排除反应热就比较麻烦,通常只能提高液体喷淋量把湿热带走,但动力消耗大量提高。 1.填充床反应器 填充床反应器具有操作适应性好、结构简单、能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带有化学反应的气体净化过程,适用于快速和瞬间反应过程。 相界面(反应面) 气膜 液膜 δ PAG CB 瞬时反应特点::CB过大 反应面在相界面上 反应面与相界面重合 (请记住) 化学增强系数β 膜内转换系数(八田准数)γ 气液反应过程的重要参数 1 化学增强系数β 瞬时反应 快速反应过程 中速反应过程 慢反应过程 极慢反应过程 (反应面与相界面重合) (反应面与相界面重合) 2 膜内转换系数(八田准数)γ 对于一级反应 膜内转换系数反映出液膜内进行反应的那部分量占总反应量的比例,可以用于判断反应快慢的程度 例题1 例2 填料塔 喷淋塔 板式塔 8.3.1工业常用反应器概述 鼓泡塔 搅拌反应器 管式反应器 气液反应器的基本类型 1.较高的生产强度 反应系统的特性选择反应器,使反应器具备较高的生产强度。 1)气膜控制,选择气相容积传质系数大的反应器, 例如喷射塔和文丘里反应器。 2)快速反应,反应在界面附近的液膜中进行,选择 表面积较大,而且较大的反应器,例如填料塔和板式反 应器。 3) 慢反应,反应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应选择液相容 积大的设备,例如鼓泡反应器和搅拌鼓泡反应器。 8.3.1.1 工业生产对气液反应器的要求 (生产强度,选择性、反应温度控制、动力消耗、液体流量) 3.有利于降低能耗 为了使气-液两相分散接触,需要消耗一定的动力。喷射吸收器所需的能耗最小,其次是搅拌反应器和填料塔,文氏管和鼓泡反应器所需的能耗最大. 5.能在较小液体流率下操作 液体流率小,液相转化率高,动力消耗也小,但液体流率的大小应符合反应器的基本设计要求。 * (计划6学时) 应用范围: (1)制取化工产品; (2) 除去气相中有害组分; (3) 尾气回收有用组分。 气相中反应组分由气相主体透过气膜扩散到气液界面; (2) 组分进入液相后通过液膜扩散到液相主体; (3) 在液相中与其它组分进行反应生成产物; (4)产物由液相主体透过液膜扩散到气液界面; (5) 产物由气液界面透过气膜扩散到气相主体。 传递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 (回顾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步骤) 气膜传质速率方程 液膜传质速率方程 气液界面相平衡方程 (总传质系数) (总传质速率方程) 化学吸收过程 当液相中反应物A尚存在化学反应,液膜较纯物理过程的液膜薄 β称为化学增强因子 (1)吸收是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同学们熟悉,从此点切入。 (2)讲清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引入气液反应 1以双膜理论为基础,理解成有化学反应的双膜理论,膜体现传递过程的传质阻力 讲授思路 2 建立通用基础微分方程,根据化学反应快慢确定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转化为求化学增强因子 气膜而言 液膜而言 双膜而言 相界面而言 假设: 气相A组分与液相B组分的反应过程按双膜模型进行; 2. B组分不挥发,不存在B组分向气相扩散。 模型图 相界面 气膜 液膜 l δL PAG PAI CAI CAL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δG Z dl CA PA 8.2.1.1 基础方程推导 推导: 化学反应式 取体积元(S×1×dL),进行组分A微分衡算 (根据费克定律推导) 组分A的液膜基础方程 同理,在体积元(S×1×dL)内,进行组分B微分衡算 边界条件为: 第二个边界条件依据反应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