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袁松柳教授量子力学课件第六章
(3)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复杂粒子 如:? 粒子(氦核)或其他原子核。 如果在所讨论或过程中,内部状态保持不变,即内部自 由度完全被冻结,则全同概念仍然适用,可以作为一类 全同粒子来处理。 偶数个 Fermi 子组成 Bose 子组成 奇数个 Fermi子组成 奇数个 Fermi子组成 (一)2 个全同粒子波函数 (二)N 个全同粒子体系波函数 (三)Pauli 原理 §7 全同粒子体系波函数 Pauli 原理 返回 (1)对称和反对称波函数的构成 I 2 个全同粒子Hamilton 量 II 单粒子波函数 (一)2 个全同粒子波函数 III 交换简并 粒子1 在 i 态,粒子2 在 j 态,则体系能量和波函数为: 验证: 粒子2 在 i 态,粒子1 在 j 态,则体系能量和波函数为: IV 满足对称条件波函数的构成 全同粒子体系要满足对称性条件,而 ? (q1,q2) 和 ? (q2,q1) 仅当 i = j 二态相同时,才是一个对称波函数; 当 i ? j 二态不同时,既不是对称波函数,也不是反对称波函数。所以 ? (q1,q2) 和 ? (q2,q1) 不能用来描写全同粒子体系。 构造具有对称性的波函数 C 为归一化系数 显然 ?S (q1,q2) 和 ?A (q1,q2) 都是 H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皆为 : 证: 同理,对其他分量亦满足。 事实上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凡是满足角动量定义 的力学量都满足如下对易关系: 证: 上面最后一步证明中,使用了如下对易关系: 同理可证 成立。 [证毕] 由上面证明过程可以看出,若对易括号将 J12用J1代替,显然有如下关系: 这是因为 证: 同理 亦成立。 [证毕] 所以这四个角动量算符有共同的正交归一完备的本征函数系。记为: 综合上述对易关系可知:四个角动量算符 两两对易 (1)本征函数 也两两对易,故也有共同完备的本征函数系,记为: 耦合 表象 基矢 非耦合表象基矢 (二)耦合表象和无耦合表象 由于这两组基矢都是正交归一完备的,所以可以相互表示,即: 称为矢量耦合系数 或 Clebsch - Gorldon 系数 因为 所以有 于是上式求和只需对 m2 进行即可。考虑到 m1 = m - m2 ,则上式可改写为: 或: (2)C-G系数的么正性 我们知道,两个表象之间的么正变换有一个相位不定性,如果取适当的相位规定,就可以使C-G系数为实数。 共轭式 将上式左乘j1 j2 j m |,并考虑正交归一关系: 对 m’ = m, ?m’ m=1, 于是: 将 |j1,m1,j2,m2 用耦合表象基矢 |j1,j2,j,m 展开: C-G系数 实数性 共轭式 左乘上式,并注意非耦合表象基矢的正交归一性: 对 m2’ = m2 情况, 得: 考虑到上式两个C-G系数中总磁量子数与分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m2 = m- m’1 和 m2 = m - m1 最后得: 上式与关系式 一起反映了C-G系数的么正性和实数性。 (3)j的取值范围(j与j1,j2的关系) 1.对给定j1 j2 ,求 jmax 因为m m1 m2 取值范围分别是: m = j, j-1,..., -j+1, -j → mmax = j; m1 = j1, j1-1,..., -j1+1, -j1 → (m1)max = j1; m2 = j2, j2-1,..., -j2+1, -j2 → (m2)max = j2; 再考虑到m = m1 + m2,则有:mmax = (m1)max+ (m2)max = j = jmax,于是: jma x = j1 + j2 2.求 jmin 由于基矢|j1 m1, |j2 m2 对给定的j1 j2分别有2j1+1和2j2+1个, 所以非耦合表象的基矢 |j1, m1,j2,m2 = |j1,m1 |j2, m2 的数目为(2j1+1)( 2j2+1)个 。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 j 值,|j1, j2, j, m 基矢有 2j+1个,那末 j 从 jmin 到 jmax 的所有基矢数则由下式给出: 等差级数求和公式 Jmax = j1 + j2 由于非耦合表象基矢和耦合表象基矢是相互独立的,等式两边基矢数应该相等,所以耦合表象基矢|j1,j2,j,m 的数亦应等于(2j1+1)(2j2+1)个, 从非耦合表象到耦合表象的变换由下式给出: 等式两边基矢数应该相等 于是 (j1+j2+1)2 - jmin2 = (2j1+1)(2j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里斯顿VL70VH3.0EVOAG+WH说明书.pdf
- GB50154-2009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docx VIP
- 软质岩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准DB62_T 3285-2024.docx VIP
- 《JJG1006-2005-煤中全硫测定仪检定规程》.pdf
- 华中师范大学841有机化学2018年考研真题.pdf VIP
- 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pdf
- 新12J07室外工程-标准图集.docx VIP
- 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docx VIP
- KDOQI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2015更新版-开始血液透析的时机解读.pdf VIP
- T CALC 09—2025 免陪照护服务基本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