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doc.doc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doc.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doc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一路沐浴清辉,一路采掇甘露,一路播洒欢笑。高三(13)班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位老师的互谅互助中,在各位同学的积极拼搏里,经过一年的磨砺,终于在2008年高考中扬剑出鞘,获得了喜人的成绩。(自己把本班的考情说一下。) 当然,成绩是相对的,只有取得成绩的经验才是最值得总结的。回首一年的历程,在班级工作方面,我们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也由此得了两点启示。 第一点启示就算是:教师统一认识,互谅互助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十桨划船,齐者先达。如果一个班级的各科任老师都以自我为中心,抢课时,占学生,互拆台,势必让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或让学生在复习重点地把握上无所适从。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情绪,都会让已有个人好恶感和价值取向的高三学生心有羁绊,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去。 所幸我班各科任老师都是年富力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骨干。在科任老师碰头会上,甚至在平时交谈中,他们总是相互询问彼此的教学进度,探讨班上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应对策略,并不惜适当减省自己所带学科的复习时间,以确保整体水平的提高。 老师们的总体目标一致,让学生的复习有了更明确的针对性;老师们言行一致,让学生更为尊敬他们,从而使老师们的复习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老师们互谅互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高考备考复习的环境更为和谐,气氛更为融洽。 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在高考结束后,都表现出对高三(13)班的不舍。(以一位或两位学生的话为例加以佐证。) 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情趣,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养,是班级走向丰收麦田的必要途径。这是我们得到的第二点启示。 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都已具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对空泛的说教极为反感,总想追求所谓的个性;同时,学生毕竟年少,既有追求,又有不羁,他们也希望我们能管理好整个班级,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完善自我。鉴于此,我将大道理化为小素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件或现象中去指导他们认识社会,明白现实,加强学习,懂得生活。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拨开内心阴霾,培养生活情趣。 学生毕竟不能生活在真空中,心智不够成熟的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浮华渐生,不谙世事的学生又何以守住自己呢?而失去了信仰,失去了自我,等待着的自然只能是沦落了。几年前猖獗一时的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不就是利用了人们的精神空虚吗? 不想失去自我,成为无主张的人,就得加强自身修养,坚守住自己的个性。我们告诉学生,所谓个性,并不是奇装异服、标新立异、放浪无束,而应该是用一股浩然之气支撑起一个人用心地生活。然后,我进一步走进学生内心,并明确指出,在面对别人的苦难时,我们的学生内心会有着怜悯;在面对别人的成就时,我们的学生会有着激荡。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善心,一颗上进心,只是我们太多时候被现实的迷雾遮住了眼,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而只能随波逐流。于是,我们要求学生勤思慎言,遇事不能只会随大流,要用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去思考,要有自己的主张:在评判是非时,多设身处地想想;在流言蜚语中,要懂得“流言止于智者”;在他人对自己的褒贬面前,多做自我反省。 “守得云开见月明”,当思想的浮云散尽,明月的清辉自然会渗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学生也就能更多地内省,从而更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明确了这些,对于个人,可以高举鹏翅,自由翱翔;对于集体,可以让集体的航船把准罗盘,“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为高三洪志班的成员,很多学生都特别重视自己的,这一点足以让老师们欣慰。但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却发现很多学生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而且有些学生由于在高一、高二时是各自所在班级的尖子生,殊待有加,故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他人协作,而一旦遇到困难,又容易迷失方向。种种迹象表明,很多学生缺乏信仰,缺乏个性,有着的只是自私、空虚与偏执。当我们注重走近学生,指导他们用心贴近生活,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思考,释放自己的善心与上进心后,班上学生间的协作更密切了,班级的氛围更和谐了,各科任老师的教学热情也相应地水涨船高了。曾有有一位老师在我班代了一节课的老师课后感叹:“你们班的学生真不错,不愧是宏志班。思考积极,发言活跃。特别是在下课时,同学们都以热烈的掌声来致谢。待这样的班真有一种成就感啊!” 理解学生痛苦,分享学生喜悦。 人总是在痛苦与喜悦的交互竞力中逐渐成长的,其间的酸甜苦辣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像这样感叹地人不少,但能在这其中顺利突围的人却不多。特别是高三的学生,面对人生的转折点,会感受到更多的苦与乐,他们稚嫩的心能从苦乐中寻找到通往内心平静的途径吗?而不能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备考中去呢? 现在的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追求的压力已达到了很多学生承受力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