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学]中国近代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一)背景(政治、经济、外交等综合国力) (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活动 (1)双方贸易状况:中国出超,英国扭转贸易逆差 (2)英国选择的途径:鸦片走私 (3)中国予以的回应: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在18世纪的中英贸易中,中英双方的贸易状况如何? 一、鸦片战争 (三)过程及结果 1.过程:1840—1842年;广东海面,南京下关; 2.结果: (1)《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①开放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英、法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利 (深层次的因素:鸦片贸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抵制;通商口岸比较少) 2.战争借口(以《望》《黄》12年后修约的规定进行“修约”遭拒,未如愿而发动战争) (二)过程1856—1860年:火烧圆明园 (三)结果 1.逼签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增开口岸;赔款;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新的权益) 营口 烟台 南京 镇江 汉口 九江 汕头 琼州 淡水 台湾 天津 宁波 上海 福州 厦门 广州 市场开放: ■16个口岸 ■长江沿线 ■中国内地 ■全部列强 2.影响: 政治上: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勾结共同镇压;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伸向内地。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2.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⑴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⑵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近代经济产生 近代经济三种形式 外资;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 民资;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原 因 表 现 侵略战争和条约 打开中国市场 降低中国关税 倾销洋货 掠夺原料 耕织分离 商品经济 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附庸 买办阶层出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危害 中国丧失主权 签订条约 战争 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南京条约》 及附件 《望厦条约》 1、五口通商,2、英国进出口 货物税率,中国须同英国议定 中国变更税例须 与各国官员商议 1.破坏了中国 的贸易主权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1、增开11口通商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 传教和经商 3、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 4、《天津条约》规定中国 关税税率为5%,洋货运销内 地只需交2.5%的税额 2.中国失去了 关税自主权 3.削弱了中 国海关对民 族经济的保 护作用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等国掀起向中国倾销的狂潮。但到1853年时,英国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达934.5便士,恰好是中国的1246倍。直到80年代末,进口纱布终于开始占领中国市场,至90年代,更出现了“通商大埠,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南京条约的英方签字代表璞鼎查在条约订立后曾向英国人表示:南京条约给英国开辟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即使开动兰开厦(Lancashire)的全部纺织工厂,也不足以供给中国一省的需要。 三、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英国资本家一想到与三亿或四亿的中国人自由贸易几乎都兴奋若狂。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791,439 1846 2,394,827 1845 2,303,619 1844 1,456,180 1843 969,381 1842 输出总额(英镑) 年代 149,522,309 1892-1894 112,643,649 1887-1889 75,014,563 1882-1884 66,105,041 1872-1874 进 口 额 年 份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根据下列表格,请思考: 造成1846年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八九十年代洋货会占领中国市场? 1.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传统经济结构 基础及特点 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①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出现了商品经济,但只作为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