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史地]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探究学习 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 西方文化的影响(外因)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的变革 其它风俗 时间: 表现: 思想观念: 交通 工具的 更新 传统代 步工具 新式交 通工具 : 人力牵 引工具 机械牵 引工具 : 木船、轿子、马车 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趋 势 新式交通工具的演变趋势: ①从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牵引; ②从引进技术到自制自研; ③从平面交通时代到立体交通时代; ④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发展不平衡; ⑤向平民化、普及化发展。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清末民初 开始自主婚姻 简单、西式 (近代) (现代) 简化、新式 19C末20C初: 新中国成立后: 婚姻 (古代) 自由恋爱 婚姻自主 新中国成立后 丧葬 (殡仪馆、公墓) 城 土葬 火葬 农 五、社会风俗的变迁 近 代 婚 礼 蒋介石与宋美玲 * * 土木建筑学院 建筑1203 组员:李健 唐少功 潘文韬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 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饮食变化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四、交通工具的更新 五、社会习俗的变化 知识框架: 物质生活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 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清代女性服饰 请思考: 两幅图有何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 流行的原因: 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 礼 义 廉 耻 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 三民 主义 以文治国 三省吾身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改 良 旗 袍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三十年代的旗袍 20世纪下半叶,男女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50----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 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代服饰的变化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的改良;宽松肥大→流行旗袍、连衣裙 的旧式服饰 2、新中国的服饰的变化 50年代——70年代:男子以中山装为主 50年代——60年代: 女子以列宁装为时尚 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从服饰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 扬 菜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饮食变化 四合院平面图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北京西站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中西合璧 别墅 新式住宅 近现代社会生 活变迁的原 因是什么? 我国古代交 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 轿子 木船 马车 四、交通工具的更新 人力车 自行车 三轮车 发展 概况 19C中后期: 20C初期: 20C50年代: 城市大街小巷 开始传入,限 于宫廷使用。 主要代步工具 (近代城镇) 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是一种 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 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黄包车 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日本,被称作人力车,传入中国以后因为1913年在上海租界规定公共人力车必须漆成黄色,所以后来黄包车一词反而 较为常用。 19C70年代初 成立轮船招商局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局面。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 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意 义 意 义 中国近代轮船业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影响 1881年中国人修筑的第 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并设计了“人”字形轨道 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意 义 电车(1906年,天津) 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公共汽车1924年出 现上海 1909年9月,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 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