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概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汉魏六朝,文风绮靡。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了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准则。他是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是在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之后转向大自然而获得的一种觉悟。 .《归园田居》——陶渊明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今天我们学习了他的《归园田居》,领略到了陶渊明舍与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感悟拓展: 最平凡的,却是最自然的; 最寻常的,却是最难得的。 只有拥有一颗 “无尘杂”、“有余闲”的心, 才能在“平凡、寻常”中 拥有自然之美、生活之趣。 ——这样的心不就 是“世外桃源”吗? 隐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 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 归纳诗歌的写作特点: 一、运用白描的手法 二、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三、运用以动写静的手法 四、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 五、语言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艺术情趣 1、绘常景 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这些在高贵的世族文人看来,也许是难登大雅的,诗人却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 2、抒真情 他不是以鉴赏者那种搜奇猎异、见异思迁、短暂浮泛的感情去玩赏,而是以一种乡土之思去体察、去赞颂。所以,他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周围的一切都是他生活中无言的伴侣,启动他心灵深处的共鸣。 3、释至理 他理解到的,就是他付诸实施的。他耿直,不孤介;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须掩饰。辞官场不慕清高,乐躬耕使心“愿无违”,“著文章自娱”,我写我心,仅此而已。 4、选“易”字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枯燥的数字一经化入诗中,就被赋予了无限活泼的生命力。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①兴:起身。 荒秽:指野草之类。 ②带:作“戴”、披。 ③长:丛生。 作业: 1背诵全诗。 2思考:如何评价陶渊明的隐居。 3课外自学《归园田居》另外四首。(见印发资料) 谢 谢 指 导 * * * * * * *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导入新课 归园田居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2、 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 3、?简单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称“五柳先生”,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之壮志。陶渊明到29岁时才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就回家了。后又时隐时仕。至义熙元年(405)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作者介绍 ???????????????????????????????????????????????????????????????????????????????????????????????????????????????????????????????????????????????????????????????????????????????????? 位于庐山西麓,风光秀丽的九江县县城内。纪念馆现有馆、祠、墓三大主体工程,三面环山,一面临池,四组厅室,以朱桂迥廊串接,假山鱼池装点。馆内辟有“陶渊明生平事略”以及陶学研究成果和历代名流咏陶书画等列览。 陶渊明纪念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