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今天学习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的新概括。 二、历史文明的四个阶段 三、生态与全球危机。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其它建设的关系。 五、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的新概括 生态文明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产品包括哪些? 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品等; 生态食品 二、历史文明的四个阶段 第一,原始文明,距今大概有2万至5万年历史。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 第二,农耕文明,有7000年至2万年历史。现代农业文明的实现,不仅满足了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对传统经济与社会组织的颠覆与改造。现代农业文明带给当代人类的不仅仅是一种新能源,更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经济形态转型的新革命。 第三,工业文明,尽管工业文明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却根本改变了人类和世界。工业文明它贯穿着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本原则。迄今为止,工业文明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工业文明的优势是规模化生产使人类商品迅速丰富,缺陷是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也急剧加速。 第四,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三、生态与全球危机 1.全球能源危机 2011年《BP世界能源统计》指出,2010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3832亿桶,相当1888亿吨。2010年石油消费40.28亿吨,以2010年开采速度计算可开采46.2年,天然气58.6年,煤炭118年。2010年,全球煤炭产量72.73亿吨,同比增长6.3%。其中,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48.3%,煤炭消费占全球比重占48.2%。国土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石油、铁、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石油54.8%、铁矿石53.6%、精炼铝52.9%、精炼铜69%、钾盐52.4%。目前南海问题、东海问题矛盾突出。 2、全球气候变暖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3.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化气候频繁 由于巨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的燃烧和工业气体的释放,每年要释放数百亿吨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世界进入极端天气频发时代。2010年是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年均气温最高的3个年份之一。上海徐家汇气象站1873年至2007年的资料显示,上海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率为每100年上升1.43℃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气温升温率的每100年0.74℃。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其它建设的关系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 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够在“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的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 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学类文本茹志鹃《路标》阅读练习及答案(辽宁铁岭-2023学年高三上).docx VIP
- 简读中国史读后感.docx VIP
- 《皮内注射法》课件.ppt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docx VIP
- 《2025-0036T-SJ 液冷数据中心 快速接头通用规范》知识培训.pptx VIP
- 《维修电工考证》课件——兆欧表的使用方法.pptx VIP
- 《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 课件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ppt VIP
- 2025年金融领域AI伦理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报告.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版.doc VIP
- 2025年全国特种作业电工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