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设计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学设计 建湖二职中 杨春昌 一、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应用。 ② 会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并能简单运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培养类比推理能力,理解化归思想在三角变换中的应用。能用余弦的和差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3.情感目标: 在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养成勤思考,多动手,多总结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难点: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他们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这两章,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促使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 (二)新课讲解 1.问题探究 如何求? 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与角的终边,观察是与的夹角,引发学生对向量的思考。此处让学生对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作个回顾: 于是, 师:为简化计算,我们怎么处理呢?向量的长度取多少好? 生:长度取1; 师:也就是什么向量? 生:单位向量; 师:很好! 把向量和分别改取单位向量和。 问:与的坐标分别是什么? 进而, , 回顾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因此,. 我们把这里的换成,把换成,类似地,我们可以得到: . 注:由诱导公式可以证明夹角的余弦值等于 进而类似地证明上述式子成立。 2.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注:认清公式结构! 公式右边包括两个角的四个三角函数值,先余弦后正弦,强调运算符号。 练习: 求值:(1) (2) (3) (4); =?听听学生的想法!由此引出和角余弦公式。推导如下: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注:进一步认清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强调公式中两边的符号正好相反(一正一负)。 练习: 求值:(1) (2) 3. 例题讲解 例1 已知,,,,求的值. 分析:由公式可知,欲求,应先计算和的值。 解:由,,得 ; 由,,得 所以,. 点评:注意角、的象限,也就是相应三角函数值的符号问题. 练习: 已知,,求的值。 例2 已知,,求的值。 分析:(师生共做,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 练习:(备用) 已知,都是锐角,,,求的值。 (三)小结 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2.运用公式时注意角的范围、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四)作业 1. 教材94页习题3.1(1)——1.(3)(4);3(2) 2. 思考:如何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探究:使用向量的方法直接推导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3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