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一、二单元备课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册一、二单元备课资料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五、体验反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六、导入 《未选择的路》。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前者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后者则告诉我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 七、整体感知。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这首诗,最好是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八、思考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3、这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九、教师小结。 《伤仲永》设计A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4、理解作者的思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5、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体会揣摩语言的简洁、洗炼。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 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2、译一译: ①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A、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谒”、“扳”、“称”等。 B、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3、议一议: (1)课文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A、天资聪慧是成长的关键 B、后天教育是成长的关键 (说明: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四、体验反思,拓展阅读 1、体验反思: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畅谈感受与启示。 2、拓展阅读: ①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②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伤仲永》设计B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知识。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 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 格言,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来自积累等。现在我 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人 才决不是天生的。 ??? 二、掌握基础知识。 1、默读课文。 对照课文小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内容,找出阅读障碍,在书上做出标记。 2、学生提问。 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对读音、词语理解、句子翻译等在课堂上提出来,同学们互助解答。难点由老师讲解。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大声阅读,以读促理解。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思考文章内容。 2、讨论思考。 (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2)仲永的变化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3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