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章节编号 章节名称 第三章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知识点 1、区域经济结构均衡理论于区域空间结构均衡理论。 2、平衡增长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3、大推动理论。 4、贫困恶性循环。 5、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大推动理论的理论基础、新古典理论的均衡运行机制、新古典理论的应用前提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1、要分清两类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一类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是强调区域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发展平衡问题,另一类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平衡问题,即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2、区域经济结构均衡理论大推动理论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 章节具体内容(主体教材) 第三章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罗丹的大推动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等,区域经济结构的非均衡理论却仅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而且,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也包括了区域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思想,所以该理论也可以作为区域空间结构非均衡理论来应用。而一谈起区域空间结构均衡理论,即指的是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这是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R.Solow)和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T.Swan)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常见诸于书刊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增长极理论、梯度理论和点轴理论等,被称为区域空间结构非均衡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结构均衡论——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的观点最初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按同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是发展过程中外部经济的最重要源泉,其贡献是间接生产性的,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后方可形成。所谓资本供给的“不可分性”是指社会先行资本供给的不可分性。由于这些项目规模巨大,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存,必须同时建成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一开始就需要有最低限度的大量投资作为创始资本,并且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才能投入使用,形成生产能力。社会先行资本为其他工业产业部门造成了投资机会,其发展必须先于那些收益来得较快的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基础设施的最低规模是巨大的,因此,在经济发展初期,其生产能力的过剩将是不可避免的。.罗丹为代表的“极端”型平衡增长,主要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率全面增长。二是以拉格纳.纳克斯为代表的“温和”型平衡增长,主张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速率全面增长。三是以斯特里顿为代表的“完善”型平衡增长,主张以“萨伊定律”为依据,按照产品的价格和收入弹性大小选择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比率,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 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同时平衡增长理论过分依赖计划化和国家干预及日益受到资源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向不平衡增长理论。 二、大推动理论 大推动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1943)一文中提出的。 基本内容:该理论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而设计的一种战略思路。大推动就是对国民经济的几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以引起这些部门的平衡增长,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强调投资与增长的部门间的平衡,认为只有部门或产业间的均衡发展,才能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大推动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大规模投资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某种“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投资不可能形成相互的市场需求,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对社会先行资本的投资必须是“大规模跃进”式的;大规模投资对厂商和社会都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不仅企业本身可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获利能力,而且其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可分享“外部经济效”,从而提高社会的获利能力。投资方向主张向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投资罗首先提出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旨在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的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他提出了基础设施在工业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认为社会先行资本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在其他的产业中造成投资机会。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必须先于那些收益来得较快的直接生产性投资,它构成了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结构和作为一个总体的国民经济的分摊成本。基础设施投资是社会先行资本,在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