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 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课件(人民版选修3)
山东问题始末: 1、1897年11月借口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派兵强占胶州湾。次年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这一条约,使胶州湾成为德国的租借地,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2、一战爆发后,1914年8月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借口,出兵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 ,山东正式变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3、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日本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等要求,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让给日本 。 4、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在中国留学生和华侨的强烈要求下,拒签和约。 5、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 * 专 题 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第 一 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保康一中 朱明辉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变化: (1)原因: ①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摧垮。 ②战胜国英、法、意在战争中被大大削弱。 (2)表现: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量的迅速膨胀。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开始由英国伦敦向美国纽约转移。 2.各国争霸计划: (1)美国: ①目的:利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处理国际关系,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 ②举措:提出“十四点”计划,实行贸易自由等。 (2)英国: ①目的:以德抗法,制约苏俄;保持霸权地位。 ②举措:根据“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肢解德国;保存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领地;利用日本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 (3)法国: ①目的:削弱德国,树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②举措:企图在东欧建立亲法屏障钳制德国,扩大在非洲和近东的殖民地。 (4)意大利:想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部分土地,称霸地中海地区。 (5)日本:攫取德国在山东权益,分享德属太平洋岛屿。 在巴黎和会上,主要国家各自的如意算盘与其战后实力有什么对应? (1)美国:经济实力突出,但军事政治实力不足;其目的在于扩大美国影响力,妄图称霸世界。 (2)英国:经济衰退,综合实力仍居欧洲第一,具有殖民优势;其目的在于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3)法国:经济衰退,陆军强国;其目的在于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4)日本:实力上升,但仍难与欧美抗衡;其目的在于把从德国手中夺取的权益合法化。 二、巴黎和会 1.性质: 一场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2.召开: 1919年1月18日,共有27国代表参加。 3.内容:1919年6月28日签署《凡尔赛和约》。 德国向战胜国提供赔偿,其总额 和方式由___________确定 赔款 剥夺_____全部海外殖民地 殖民地 德国不得实行普遍___________和拥有重型武器,只保留不超过10万人的陆军 军备 _________和_____归还法国,萨 尔地区交国联代管15年,期间法 国有权开采_________;莱茵河西 岸由_______军队占领15年,东岸 50公里内为不设防区 领土 (1)该条约是战胜国 强加给德国的____ ____和约 (2)埋下德意志民族 复仇的种子,最终 为_______等法西斯 分子所利用 _____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 政治 评价 内容 方面 德国 阿尔萨斯 洛林 萨尔煤矿 协约国 义务兵役制 德国 赔偿委员会 掠夺 性 希特勒 2.《凡尔赛和约》的签署有何作用? (1)积极作用: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和约暂时得以解决,“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它促使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2)消极作用: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不稳定的种子。 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地位: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2.背景: (1)“一战”后期,各国人民渴望找到保障持久和平的途径。 (2)资产阶级政治家主张战后建立国际组织来维护和平。 (3)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建立国联。 (4)巴黎和会通过美英等妥协达成国际联盟盟约。 3.特点:成员包括战胜国和中立国,但苏俄及战败国被排斥在外。 4.内容: (1)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2)规定:成员国争端应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3)机构:主要有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厅。 (4)会址:设在瑞士日内瓦。 5.结果:美国因国内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虽有嘉肴 课堂用.ppt
- 临时交通组织方案.docx
- 教务主任说教材-王建勋.ppt
-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有详细答案).doc
- oracle毕业设计选题系统.pdf
- 足球--脚背正面运球.ppt
-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 2016年上班半年中二班.doc
- 金色大帝培训教材.doc
- “脚印”作文指导.ppt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