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3章_高效间壁式热交换器教材教学课件.ppt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3章_高效间壁式热交换器教材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何谓 紧凑型热交换器? (compact heat exchanger) 应用在一些关键或特殊部位、场合。 衡量紧凑程度的指标是:m2/m3 达到 700 m2/m3 称为紧凑式换热器。;换热器是由两块条形金属板卷成同心螺旋组合件,通道的交错边缘焊接密封或两边各配一个端盖密封。 主要有可拆式和不可拆式两大类。;(a) 结构简图 (b) 实物图 图3.1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可拆式);图3.2 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的三种型式;Ⅰ型 Ⅱ型 Ⅲ型 图3.3 流道的密封;根据我国现行行业标准JB / T4751—2003,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法为:;特点 1. 传热效率高,比管 式高0.5~1倍。 紧凑性达到:100m2/m3 2. 逆流传热, 两端温差小。 3. 不易结垢,“自洁” 作用,容易清洗。 5 成本低。 缺点:密封比较困难。;3) 流体压降的计算 螺旋板换热器的总阻力可分为三部分:弯曲通道 的阻力,定距柱的影响及进出口的局部阻力。 (3.9) 对于蒸汽,轴向流动冷凝时,可用下式计算其压降: (3.10) 蒸汽螺旋向流动冷凝时,压降的计算式为 (3. 11);图3.5 不等通道螺旋体;螺旋板式热交换器设计计算 [例3.1];3.2 板式热交换器; 传热板片是关键部件: ★使流体低速下发生强烈湍流,强化传热; ★提高板片刚度,能耐较高压力。;图3.8 我国板式热交换器国家标准的板片波纹形式;流体的单边流和对角流;图3.11 密封垫片;材料名称;其他类型板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图3.13 板式冷凝器板片;图3.14 流体在板间通道中三维流动;图3.15 板式热交换器中的三种流体换热;板式热交换器的型号表示法 单板公称换热面积是指经圆整后的单板计算换热面积按国标 GB 16409—1996,板式热交换器的型号按如下格式表示: ;材料名称;目前世界上板式热交换器所达到的主要 技术指标如下 (可拆式): 最大板片面积:4.67~0.475m2, 最大角孔尺寸:450 mm以上, 最大处理量: 5000 m3/h, 最高工作压力: 2.8 MPa, 最高工作温度: 橡胶垫片—150 ℃, 压缩石棉垫片—260 ℃, 压缩石棉橡胶垫片—360 ℃, 最佳传热系数: 7000 W/(m2·℃) (水水,无垢阻), 紧凑性: 250~1000 m2/m3, 金属消耗量: 16 kg/m2。 ;型号\技术参数;型号/技术参数;1、高效换热 板片的波纹结构,使流体在板间流动时不断改变流向和速度,形成剧烈湍流,在低流速下可获得高的传热系数。 相同工况传热系数比管壳式高6~7倍。 2、结构紧凑 板片表面的波纹增加了有效换热面积,紧凑性达到:300m2/m3,约为管壳式的2~5倍;体积为管壳式的1/5 ~ 1/10;重量是管壳式的1/5左右。 3、清洗、检修方便 板面光洁,湍流冲击力强,结垢倾向小,一旦结垢,用化学或手工清洗也很方便。 4、操作灵活 可增/减板片数或改变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要求。 5、通用性与防腐 从通常的水到有一定粘度的液体以及含小颗粒的悬浮液都可处理;钛材可用于防腐。; 4×1 4×1;图3.17 板式热交换器的1×4流程组合示意图 2×2; 1×7 . 1×3+1×4; 传热计算 板式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是扣除不参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