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与危害管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险评价与危害管制

職業病防治 -風險評估與危害管制- 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 2010. 12.23 風險評估 我國風險評估制度 現行風險評估制度之建立,是參考美國國家科學院 1983 年之報告「Risk Assessment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anaging the Process」 , 此報告常被引用為對化學物質危害進行風險評估的準則。 * 風險評估步驟 危害性鑑定 (hazard identification) 劑量效應評估 (dose-response assessment) 暴露量評估 (exposure assessment) 風險度評估 (risk characterization) * 風險評估之步驟—危害性鑑定 危害性鑑定 (hazard identification) 是一種定性之風險評估,主要是針對污染物質之固有毒性作一確認。 進行危害性鑑定時必須調查與污染物質相關之各種化學、生物資料,才能了解該物質是否引起致癌作用或其它健康效應。 * 風險評估之步驟—危害性鑑定 毒理資料之取得 流行病學研究資料 短期體外試驗及動物實驗資料 分子結構的比較 物質危害性之考量依據 污染物質之物化特性與暴露型態及途徑 致癌物質鑑定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之致癌性分類 Group 1: The agent is carcinogenic to humans. (108) Group 2A: The agent is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66) Group 2B: The agent is 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248) Group 3: The agent is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515) Group 4: The agent is probably not carcinogenic to humans. (1) * 風險評估之步驟—劑量效應評估 資料的選擇 選擇適於定量評估的資料來進行劑量效應評估。 流行病學資料 vs. 動物實驗 數學外插模式 等值暴露單位 mg/kg/day * 風險評估之步驟—暴露量評估 * 終生平均每日劑量 (LADD) 若自來水中含 0.005 mg/L 三氯乙烯,成人平均每日飲用 2 L 自來水,體重 70 kg,口服吸收率為 80%,則終生平均每日劑量為: 0.005 mg/L × 2 L/day ÷ 70 kg × 80% = 0.0001142 mg/kg/day * 風險評估之步驟—風險度評估 風險度評估是針對危害特性鑑定、劑量效應評估及暴露評估所得之結果,加以綜合計算, 以估計各種暴露狀況下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之危害性, 並提出預測的數值。 * 非致癌性風險度評估—危害指標 * (郭育良等,2007) 致癌性風險度評估 * (郭育良等,2007) * 危害管制 危害管制措施 危害的預防措施包括:取代 (substitution)、密閉 (enclosure)、排除危害源 (removal at source) 、隔離 (segregation)以及財務和設備的良好管理與保養 (good housekeeping)等。 * 取代 (substitution) 若危害來自一種化學品,排除由於使用此一化學品所帶來的危險是最可靠的方法,用另一無毒化學品來取代有毒的化學品。 如: 紅磷取代黃磷以製造火柴。 * 密閉 (enclosure) 對於具有特殊危險性的製造方法,可完全與以密閉, 而後由機械操作或人員採用特種器具操作。 * 排除危害源 (removal at source) 此目的為防止有毒粉塵或蒸汽等進入作業人員的呼吸區,方法則是採用各式局部通風排氣。 * 隔離 (segregation) 採用完全密閉作業方式,或可使暴露限於少數隔離下的勞工。此方法雖然不能夠剷除危害, 但可簡化對勞工的管理與控制。 * 財務和設備的良好管理與保養 (good housekeeping) 作業場所內高水準的清潔,不但可保證有害物質的暴露會降至最低程度,且可鼓勵勞工從事危害性作業時,主動採取適當的防護。 作業場所的適當通風,有助於毒物之去除而減少危害,且可藉稀釋作用減低局部地區毒物濃度。 應使勞工充分了解,職業使他們暴露於各種危害,且他們可以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減少暴露的危險,如防護衣具等。 * 偵測 (monitoring) 即使能注意以上所舉的各種防範措施,但在許多職業方面,免不了仍有若干危險,需要藉環境或生物偵測來予以控制。 * 偵測—環境偵測 測量環境空氣、水分或其它環境樣本的有害物濃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