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Th辅助 (1)抑制病原体黏附 (2)调理吞噬作用 (3)中和细菌外毒素 (4)抗体和补体的联合溶菌作用 (5)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二)细胞免疫 CTL CD4+ Th1 (三)黏膜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Th1、Th2依赖性免疫反应 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细胞 外的组织间隙和血液、淋 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 兼性胞内菌:在宿主体内 主要寄居在细胞内生长繁 殖,也可在体外无活细胞 的适宜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专性胞内菌:不论在宿主 体内或体外,都只能在活 细胞内生长繁殖 (以体液免疫为主) 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fection ) 来自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 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 患病及带菌动物 条件致病菌 (一)感染的来源(The source of infection) 1、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 2、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1.呼吸道(Respiratory) 2.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3.皮肤(Skin) 如肺TB、百日咳 痰、唾沫、喷嚏 → 空气 → 人呼吸道 如伤寒、霍乱、食物中毒 粪便污染的食物 人胃肠道 → 如产气荚膜梭菌 人 伤口 4. 血液 (Blood) 5.人兽共患病 (zoonosis) 6.性传播(sexually transmitted) 病原菌 二、感染的类型(The type of infection) 按感染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将感染分为: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 (一)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 机体可获得免疫力 显性感染 (Apparent infection) 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 败血症、菌血症 病情缓急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感染部位 局部感染 (Local infection) 全身感染 (Systemic infection) 全身感染(systemic infection)情况: (1)毒血症(toxemia)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或由于细菌死亡、崩裂所释放的内毒素能进入血流并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2)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 (3)菌血症(bacteremia):侵入血流,但并末在血流中繁殖且无明显的中毒症状 (4)败血症(septicemia):侵入血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机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5)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扩散至机体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 毒素 血液 毒素 毒素 毒素 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如?白喉 破伤风等 毒血症 (Toxemia) 局部病灶 局部病灶 病原菌不能在血流中大量生长繁殖 菌血症(Bacteremia) 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布氏杆菌菌血症 防御功能↓↓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机体严重损害, 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如不规则高热,有时有皮肤、粘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 败血症(Septicemia) 血液 局部病灶 局部病灶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毒素 新的化脓病灶 脓毒血症 (Pyosepticemia) 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 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教研室 * 一、正常菌群及其分布 (一)概念 正常菌群:在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部、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寄居着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无害而有益,这样的微生物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通称正常菌群 第一节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与机会致病菌 (二)分布 病原菌 pathogen * 口腔:口腔链球菌等 食管与胃:乳杆菌、酵母菌、幽门螺杆菌 肠道:以厌氧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