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教案4.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勾践灭吴》教案4.doc

《勾践灭吴》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课文中古今异义等古汉语现象,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准确把握古汉语常识。 2.学习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评判、翻译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足”。只有实实在在地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才能成就大事业。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通过人物的议论和对话来展开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对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的把握。 解决办法 1.了解春秋时代诸侯各国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因而十分讲究外交辞令的背景。 2.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点在于:或选中对象有的效矢;或软中带硬,硬中带软。要联系全篇,了解字词义中的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了解《国语》一书。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目标 1.了解背景知识及作家、作品。 2.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一、导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范读 注意读音、句读、节奏和感情 四、理清结构 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本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写群臣携于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第二部分(从“勾践况于国人曰”——“民俱有三年之食”)写勾践抚恤国人,卧薪尝胆,厉精图治,以期报仇雪耻。 第三部分(从“国之父兄请日”——结束)写越国同仇敌汽,一举灭吴。 文章叙事清晰,有选择地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刻化了他败而不馁,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展示了一个善于团结国人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再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动人情景:“父逸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正是深化主题,即: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可见文章深刻的思想意义。 《勾践灭吴》通过越王勾践在战败以后,忍辱求和,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政策,富国强兵,最后打败吴国的故事,深刻指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背向。文章也歌颂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可贵精神。 《勾践灭吴》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相当深刻的,细想想,对于今天有那些借鉴。 五、学生诵读 第二课时 目标 1.通过分析人物具体生动的言行,把握人物性格。 2.对外交辞令的鉴赏。 一、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更吊卑事广运帅蕃饩絜摩厉辍节亿旅进旅退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视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二、人物形象 人物的性格是怎样通过情节展示出来的?文章又是怎样通过对话,和作者的叙述刻画人物性格的? 一篇注重刻画人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