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doc

[农业]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总结材料

新兴县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 总结材料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一项“以控肥、控苗、控病虫”达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增进稻米安全的新型施肥技术。该技术把我国稻作技术在群体调控方面的优势与国外先进技术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的特长结合起来,较好地协调了水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水稻高产与减少病虫的关系。其主要技术途径是:通过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控制基蘖肥施氮量,控制苗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实现高产稳产;通过控制苗峰,增加群体通透性,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性。该技术将测土与测苗相结合,协调了高产与高效、安全、环保的关系,具有三大优势:一是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二是省肥省药,安全环保;三是简单实用,适用性广。 我县是参与水稻“三控”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最早的县之一,2003年开展引进试验,2004年开展小面积示范推广,200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逐年扩大推广面积,至今累计推广总面积达40万亩次,水稻“三控”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在我县取得较大成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水稻“三控”技术在我县的示范推广情况 我县从2003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试验,当年试验面积300多亩。在该技术试验推广初期,我县在国际水稻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省农科院水稻所的参与、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2003-2005年在新城、稔村、太平、集成、船岗等镇数百农户(约450户)开展培训,采用农户参与式培训方法,取得良好效果,95%示范农户获得增产。200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2008年示范推广面积12万亩,2009年示范推广面积15万亩,至今累计推广总面积达40万亩次。 几年来,经过我县农业工作者的通力协作和辛勤工作,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从增产情况来看。“三控”施肥法稻谷增产幅度0.8-23.0%,平均8.7%。二是从节支情况来看。通过三控施肥法与农民习惯法比较,“三控”施肥法可节省氮肥用量11.0~41.5%20.4%;节约肥料成本13.7~47.1%26.9%;氮肥利用率提高17.9~77.9%37.7%。三是从收益情况来看。“三控”施肥法在扣除肥料成本后的收益提高7.1~68.9%18.4%;增收节支61.6~205.5/亩,平均每亩增收120.6元。 二、主要措施 (一)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示范推广。县农业成立了示范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示范推广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同时成立了县专业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等工作我县在示范推广过程中重点突出了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坚持科研与推广一体化,开展外引内联,在充分利用好县内资源的基础上,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通过与省农科院水稻所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整合科研和推广部门的力量,加快我县推广步伐。同时,积极争取县、镇的支持,保试验、示范、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落到实处(早稻插秧后35天左右,晚稻插秧后30~35天),亩施尿素6~8公斤,氯化钾5~6公斤。 (2)孕穗期前7天停止晒田,此后保持水层至抽穗。 (3) 注意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插秧后40~50天重点防治纹枯病一次。 4、灌浆结实期(早稻6~7月、晚稻10~11月) (1)看苗补施粒肥:破口期,叶色偏淡且天气好,亩施尿素2~3公斤,叶色偏绿或天气不好不施。 (2)病虫防治:破口期喷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后期注意防治稻飞虱。 (3)水分管理:干干湿湿,养根保叶,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不要断水过早。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生产,强化服务 建立健全促进水稻“三控”技术示范推广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服务,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与督导内容,在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和关键时节,及时派出行政干部和技术专家,深入生产一线,督查指导做好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作用,着力提高示范推广工作水平。 (二)加快推广,快速普及 为使水稻“三控”技术在我县快速推广普及,我中心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一是对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逐步扩大示范推广范围。二是对示范区的农户开展培训,以农民参与式培训为主要形式,着力提高技术入户率。几年来,共举办技术培训班48期,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00多份。在充分利用好的基础上,对外合作和交流,先进的技术整合加快我推广步伐。积极争取的支持,示范推广。加,扩大影响 县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在充分考虑本地实际的基础上,规程,对基层干部、农民培训在水稻成熟期组织县、镇和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为了更多农民,我们还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关新闻媒体,加大对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的影响,为的示范推广营造良好的氛围。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