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19课 阿房宫赋.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19课 阿房宫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19课 阿房宫赋

第19课阿房宫赋 P55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本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借古讽今,警告唐朝统治者勿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阿房宫赋借古讽今 P56 一、古今异义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 今义: 2.钩心斗角 古义: 今义: 3.而气候不齐 古义: 今义: 4.燕赵之收藏 古义: 今义: 5.韩魏之经营 古义: 今义: 6.齐楚之精英 古义: 今义: 7.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 二、一词多义 1.使 使负栋之柱()动词,让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连词,假使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动词,派遣 ④宫使驱将惜不得()名词,差役 2.一 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副词,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一体 3.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 4.怜 可怜焦土()动词,叹惜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动词,疼爱 ③可怜身上衣正单()动词,同情 5.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名词,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④族庖月更刀,折也()形容词,众,一般的 ⑤虽然,每至于族()名词,交错聚结地方 6.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结构助词,的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到……去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代词,指秦亡的事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7.焉 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语气助词,无实意,不译 ③或师焉,或否焉()语气助词,无实意,不译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8.而 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承接 ②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转折 ③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连接两个动词,可不译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连词,表递进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龙: 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虹: ③朝歌夜弦 歌: 弦: ④族秦者秦也 族: (2)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 西: ②朝歌夜弦 朝: 夜: (3)名词的意动用法 鼎铛玉石 铛: 石: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 2.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 收藏: ②韩魏之经营 经营: 3.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一: 4.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歌台暖响 暖: ②舞殿冷袖 冷: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 尽: (2)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哀: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3.状语后置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 对应学生用书P57 1.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明确:(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华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锱铢不留。“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试分析歌台暖响风雨凄凄的艺术特色及其深层含义。 明确: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 明确: 描写内容 描写作用 建筑之奇 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