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三单元 9说“木叶”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萧萧落木(sù)
B.涔阳(cén) 无妨(fǎng)
陇首(lǒng) 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pō) 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gkstk导学 解析:选D。A项中“萧”读“xiāo”;B项中“妨”读“fáng”;C项中“泊”读“b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洗练 钟爱 排斥 相去无几
B.留传 繁密 慨念 得意忘形
C.跂路 领域 究竞 翩翩起舞
D.干躁 察觉 捣衣 一言难尽gkstkgkstkgkstkgkstk]
gkstk导学 解析:选A。B项,慨念—概念;C项,跂路—歧路,究竞—究竟;D项,干躁—干燥。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的形象。
(2)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________、形象鲜明的诗句。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________,我们的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A.钟爱 留传 熏染 B.钟爱 流传 熏陶
C.喜爱 流传 熏染 D.喜爱 留传 熏陶
gkstk导学 解析:选B。(1)“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前者的程度较重。(2)“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侧重用于遗留下来。“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侧重于传播开。(3)“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二者感情色彩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B.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C.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D.“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gkstk导学 解析:选B。B项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外表华美,里头一团糟,而句中说“言之有物”,相对的应是“言之无物”,所以无所谓“败絮其中”。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C.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D.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gkstk导学 解析:选A。A项两个分句前后主语不一致,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之前,改为“‘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
6.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及其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引用这些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是常见的,而“树叶”不常见。
gkstk导学 解析:选B。引用这些诗句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使用“木叶”是受了屈原的影响,是从屈原的诗句中得到了启发。
二、课内精研
阅读课文第6段,完成7~9题。
7.分条简述“木”更为普遍的潜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单元知能整合5.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单元知能整合6.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单元知能整合3.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单元知能整合4.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0 谈中国诗.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2 作为生物的社会.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3 宇宙的未来.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2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
- 2017年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件:11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三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三单元 文本助读 8咬文嚼字 课后案拓展延伸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 6逍遥游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 并序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 5滕王阁序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二单元 7陈情表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四单元 13宇宙的未来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四单元 12作为生物的社会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 随堂练习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年卓越学案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四单元 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