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 (提升版)第03单元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 (教师版)
第Ⅰ卷 阅读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B.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些朦胧,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
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使其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答案】B
【解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来表达作者的是非爱憎,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B.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
C.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
D.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小事做了隐瞒,对大事从简或曲笔,孔子用曲笔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可见秉笔直书有多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C项,使“乱臣贼子”害怕,是孔子写《春秋》的目的,而不是“春秋笔法”的作用。所以选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韵-项是( )(3分)
A.试作《六论》,援笔而成 援笔:提笔,执笔。
B.世颇谓偃蹇不偶 偃蹇:骄横,傲慢。
C.巩视之泊如也 泊如:恬淡无欲貌。
D.斟酌于司马迁、韩愈 斟酌:仔细地比较。
【答案】B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毫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11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3单元.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2单元.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4单元.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3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4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5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6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8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7课.ppt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测) 专题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原卷版).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1 荷塘月色——练(教师版) .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测) 专题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测(教师版).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2 故都的秋——练(教师版) .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3 囚绿记——练(教师版) .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4 诗经——练(教师版) .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5 离骚——练(教师版) .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测) 专题12 我有一个梦想——测(教师版).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8 兰亭集序——练(教师版) .doc
- 【推荐】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2)(练) 专题09 赤壁赋——练(教师版)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