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4课
【注】 ①天涯:天边,远方。②情人:多情的人。这里兼指作者和所思念的友人。遥夜:长夜。③怜:爱。④露滋:露水多。⑤不堪:不能。盈手:满把。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全诗八句,句句扣住诗题中的“望月”或“怀远”。首联起笔不凡,意境雄浑阔远,是千古佳句。这两句诗把诗题中的景与情尽收其中,毫不费力,自然浑成。第二联,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首联两句,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前四句既有即景生情,又有直抒胸臆,后四句则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行动深入地发挥“望月怀远”的题旨。 相思之情让主人公竟夕难眠,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外,谁知这天涯共对的一轮皎月更是撩人心绪,竟让主人公对月枯坐良久,露水打湿衣衫而不觉,这个细节刻画进一步加深了那种竟夕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承上句“怜光满”而来,构思奇妙,意境清幽,不尽情思悠悠托出。最后诗人把情人相见的希望寄托于梦境,更把对相思之苦的宣泄推向了高潮。 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解析】 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此段大意为:“(曾公亮)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囊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答案】 B 【命题立意】 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2.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3.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3.一词多义 (一)虚词 (二)实词 关于《左传》的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般传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近人则以为是战国初年一位熟谙春秋历史的人著述,其姓名身世不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主要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它又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创造了多样的缜密的篇章结构、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而且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作者还善于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也有娓娓动听的外交辞令。 8.了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9.开阔视野 (1)编年史 编年史是以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这种体例的优点是时间概念清楚,即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祝福.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13课宇宙的边疆.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3课老人与海.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6课琵琶行(并序).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4课蜀道难.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5课杜甫诗三首.doc
- 【成才之路】2014-2015高中语文人教必修3同步练习: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doc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5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6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8课.ppt
-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同步课件:第7课.ppt
- 【成才之路】2017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案10 荆轲刺秦王(二).doc
- 【成才之路】2017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案12 鸿门宴(二).doc
- 【成才之路】2017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案1 园春·长沙(一).doc
- 【成才之路】2017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案11 鸿门宴(一).doc
- 【成才之路】2017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案13 记念刘和珍君(一).doc
- 【成才之路】2017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案14 记念刘和珍君(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