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地质学第9章-褶皱的成因分析.ppt
底劈构造:是一种特殊褶皱,是地下低粘度易流动物质因浮力自下而上刺穿上覆岩层,引起上覆岩层上拱的构造。底劈构造是一种盐丘构造、储油构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动力学原因是由于岩石密度倒置引起重力不稳定性。 石盐粘度1017Pa·s,密度2.2g/cm3 岩石粘度1022-1023Pa·s,密度2.5-2.7g/cm3 横弯褶皱之一 —底劈构造 同沉积褶皱-岩层边沉积边形成褶皱。 同沉积褶皱特征: 两翼产状倾角平缓,总体为开阔褶皱; 岩层厚度背斜顶薄,翼部厚;向斜核部厚度大; 背斜顶部沉积物为浅水粗粒物质,向斜中心变细; 伴随滑塌断层。 横弯褶皱之二 —同沉积褶皱 当岩浆上升, 侵入围岩, 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时, 则可形成岩浆底辟。 岩浆侵入穿刺底劈构造 第三节 其它褶皱作用 剪切褶皱又称滑褶皱,是岩层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密集面发生不均匀的剪切而形成的褶皱。 剪切褶皱的基本特征: 原始层理(S0)只作为标志面,不起任何控制作用,由于差异剪切而产生被动弯曲; 变形每一点都是平面应变; 剪切面平行于褶皱轴面; 典型的相似褶皱,顶厚翼薄; 形成于深层次高级变质岩系或高韧性岩系(如含盐岩层)或大型韧性剪切带中。 剪切褶皱作用 成因上兼具弯滑和剪切作用两种特征; 形成于岩性均一的脆性薄层岩层或面理化岩层中,如板岩、片岩等 ; 形成方式上,岩层受力作用发生层间滑动但受到剪切面限制,便沿剪切面急剧转折,绕相当于轴面的膝折面转折成膝折带或形成尖棱状褶皱。 膝折作用(KINKING) 柔流褶皱是一种固态流变条件下由粘性流动面形成的褶皱。通常是高温固体流变褶皱。在深变质岩和混合岩或侵入体接触热动力变质带发育的褶皱(如湖北大冶铁山)。 柔流褶皱作用 第四节 褶皱的研究与应用 对褶皱的野外认识与研究是了解褶皱类型、分析褶皱成因等的重要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褶皱的存在,分布范围与形态特征; 测定褶皱基本要素,合理分类命名; 分析叠加褶皱和褶皱组合特点,区分期次和组合型式; 分析褶皱形成机制及其时代; 应用褶皱知识解决矿产、水文和工程等实际问题。 褶皱的野外观察和研究 褶皱的分布范围及其形态特征 褶皱形成过程解析 褶皱的成因分析 褶皱与矿产的关系 褶皱与矿藏的关系 徐海军 地球科学学院 第九章 褶皱的成因分析 褶皱的形成经历漫长、复杂的变形过程, 它们的形成与内在和外在因素有关; 褶皱的形成方式与受力状态、变形环境以及岩层岩石力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 褶皱的类型、形态、样式是不同的。根据褶皱的形成条件、褶皱类型及形态,可将褶皱的形成机制分为: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 褶皱的成因分析: 各种褶皱控制因素,如侧向压力、重力、岩石的力学性质、褶皱层的组合关系等在褶皱形成中的作用; 褶皱的发育过程; 褶皱内部应变特征及其它构造的内在联系。 褶皱成因分析-褶皱形成机制 根据褶皱过程中岩层的变形行为,可以划分为: 主动褶皱(弯曲褶皱) 被动褶皱(剪切褶皱) 根据褶皱过程中物质运动方式,可以划分为: 滑动褶皱作用 流动褶皱作用 根据引起褶皱的作用力方式,可以划分为: 纵弯褶皱作用 横弯褶皱作用 褶皱的形成方式与其受力状态、变形环境及其岩层的变形行为密切相关 主动褶皱 褶皱的形成是通过层的力学性质和层理积极地控制着褶皱发育,又称弯曲褶皱。 形成条件:地壳中浅构造层次(约10km以内)。 被动褶皱 层理的力学不均一性在褶皱形成过程不起主导作用,只是被动作为变形标志,这种褶皱称为被动褶皱,它的层理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弯曲,而褶皱是通过沿平行剪切面的不均匀剪切而形成的,这种褶皱又称剪切褶皱。 形成条件:地壳的下构造层次,温度和压力增高,各层岩石均显示很大韧性。岩石间的韧性差异很小,趋向于均一。 主动褶皱和被动褶皱 流动:是指物质的连续位移(A)。 滑动:是指物质沿着许多一定间隔的不连续面的位移(B)。 流动褶皱和滑动褶皱 纵弯褶皱:是在平行于岩层的水平挤压作用下,岩层失稳而弯曲,称为纵弯褶皱。(左图) 横弯褶皱:是指在垂直于岩层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岩层发生弯曲,称为横弯褶皱。 (右图) 纵弯褶皱和横弯褶皱 第一节 纵弯褶皱作用 纵弯褶皱形成的前提:岩层层理和岩层间力学性质的差异在褶皱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如果岩石在力学性质上是均匀岩石,则产生均匀压扁; 如果岩石力学性质不一致,则:强硬层(能干层)-正弦曲线状弯曲; 软弱层(非能干层)-均匀压扁。 如果两层岩石力学性质(特别是韧性)差异较小,则两层岩石受到总体压扁作用。 岩层在受到侧向的顺层挤压力的作用后发生褶皱弯曲叫做纵弯褶皱作用 1.1 主导波长理论 设有一厚度为d的高粘度(μ1)强硬层夹于低粘度(μ2)的软弱岩层中,使其受侧向挤压而发生纵弯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材料近代测试方法--第三章: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ppt
- 杜----表达技巧.ppt
- 构造地质-地质学-绪论1.ppt
- 构造地质学-05章-节理.ppt
- 构造地质学-08章-岩浆岩体构造研究.ppt
- 构造地质学-09章-变质岩构造研究.ppt
- 构造地质学-10.ppt
- 构造地质学-9.ppt
- 构造地质学-第2章-沉积岩和岩浆岩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西北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ppt
-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应力.ppt
- 精选合同书买卖合同书2025年通用.docx
- 202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育种技术微专题.pptx
- 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精选合作人合伙协议书2025年通用.docx
- 精选合伙美容院协议书2025年通用.docx
- 6.3细胞的分化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pptx
- 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pptx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6讲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pptx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走近细胞2.pptx
- 6.3细胞的分化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pptx
最近下载
- 中国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pptx
- (完整版)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十10版课后题习题答案-1.doc
- 2024年陕西省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附答案(共4套).pdf
- 《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实验4:条件分支结构基本应用.docx VIP
- 2024年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及答案(最完整版) .pdf VIP
- AP英语语言与写作 2021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 2021 Exam with Answers.pdf VIP
- 电梯安装工程全套报验资料.pdf
-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颊针.pdf
- 2024年高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及答案(最完整版).docx
文档评论(0)